业界人士研讨电视剧《海天雄鹰》认为——
具象呈现国之重器 饱满塑造军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01
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海天雄鹰》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业界人士围绕该剧的创作经验,以及当代军事题材电视剧如何更好塑造英雄形象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突破模式化 挖掘人性光辉
电视剧《海天雄鹰》讲述了我国海军舰载机试飞大队肩负历史使命、不惧生死挑战,凭借超一流飞行技术,不断攻克舰载机起降难题,最终成功在航母上起降的热血故事。该剧于2024年6月在央视一套黄金档、优酷和腾讯视频同步播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范庆瑜表示,《海天雄鹰》接续了浙江对主旋律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探索实践。该剧围绕国家所需,讲好中国故事;立足群众所盼,以艺术真实彰显家国情怀。浙江将竭尽所能保障电视剧精品创作,努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艺术精品。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姚礼敏表示,《海天雄鹰》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具象化呈现了国之重器,充分饱满地展现了军人的硬核形象,是一部既有正能量又有大流量的精品力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频道编辑部主任石世仑谈道,《海天雄鹰》引领了热血与热泪双飙的收视热潮。从创作角度来看,该剧的成功来源于无处不在的角色张力、戏剧张力、情感张力和演员表演张力。
“英雄是时代的楷模,文艺是时代的先声。”该剧导演刘家成表示,《海天雄鹰》在创作初期就对人物性格、形象做了不断的更迭,突破了模式化的角色弧光,重新挖掘了军人形象中的人性光辉,凸显了人民军队以血肉之躯直面艰难险阻的不凡勇气。
传递生命力 诠释使命担当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海天雄鹰》中的军人形象共性突出而又个性鲜明,意志坚定而又情感饱满。该剧把军事题材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通过感人的情节和故事,作了充分的艺术化阐释,使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艺术水准又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认为,《海天雄鹰》既是当代军人英雄的“碑与传”,又是海军航母建设的见证者,不仅为时代传递生命力与正能量,也为屏幕提供一种“审美正气”。作品通过三代试飞员的故事,发扬与传承新时代军人“勇于奉献、勇于挑战”的精神作风,也为当代社会观众打开视野、治愈心灵。
“不论是题材创新、制作水准、艺术呈现,还是思想内涵、价值引导、社会影响力,《海天雄鹰》都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军旅剧,将对国产军旅剧的后续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文艺报》编审、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委员会副主任高小立认为,该剧多角度展现了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风采,分层次呈现了重工业与科技未来感的美学特质。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看来,《海天雄鹰》的硬朗和血性,既再现了以飞行员群像为代表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描摹了新时代国防建设的新突破、新成就、新气象,展示出文艺创作面向时代、国家和社会的延展力和生命力,传递出源自好题材、基于好创作、产生好影响的丰富艺术感染力,构成今年电视剧市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收获。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赵晖认为,该剧以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传递了中国军人的使命和担当。其中人物群像的塑造尊重历史事实,是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和红色血脉的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