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聚焦中国当代文学海外读者学术研究——

读者是全球文化版图中寻找定位的“指南针”

作者:本报记者 尹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0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在这一背景下,7月25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与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文学海外读者学术研讨会,深入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读者中的传播与影响,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影响力。

  读者是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

  研讨会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宋毅开门见山地说,由于海外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态度、认知与接受,深受思想宗教、历史传统、语言文化的影响,因此读者不仅是衡量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在全球不同的语言文化圈内推出什么样的中国作家作品、在全球文化版图中寻找定位的“指南针”。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何明星介绍了中国当代文学海外读者研究的理论框架与研究价值。“从读者的接受维度去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并且将读者纳入文学批评,这是此前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研究框架所没有涉足过的,也是传播学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优势。”何明星说道。

  “深入了解关键读者群体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部副主任蒋好书建议与海外新媒体和荐书人合作,分析其推荐作品的风格和逻辑,通过研究评论家、学者的解读方式,更精准地把握文学作品的传播效果,从而将中国文学作品更有效地推广到目标读者群体中。

  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部副主任郑磊表示,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传播是一个多环节的复杂过程,包括作家创作、出版社出版、翻译转换、版权代理,最终触达读者。“我们对于海外读者群体的深入了解仍然不足。”郑磊坦言,这需要业界创新方法,更精准地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他建议研究团队扩大视野,关注阿拉伯、中东欧和中亚等地区读者,重视这些地区对于中国文学全球传播发挥的重要作用。

  文学是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文学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扩大文化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会专家学者对俄罗斯、美国、西班牙、法国、德国、日本及拉美地区、东南亚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读者研究进行分享。

  “小说类图书是最受俄罗斯读者欢迎的类型。”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朱晓军表示,俄罗斯读者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网络评论总体上积极多于消极。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网络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包括直接购买、在线阅读、翻译出版等。依托被誉为美版“豆瓣”的书评网站Goodreads,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马海燕表示,网站上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书单具有作品数量多、更新速度快、题材多样、类型丰富等特点。美国读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接受度和关注度存在差异,知名作家的作品更受欢迎。

  在亚洲,《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名著被翻译成东南亚各国语言,并对当地社会文化和文学艺术产生广泛影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刘晓宇特别提到中国作家莫言和刘慈欣在东南亚极受欢迎,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图书馆有广泛馆藏,而且在社交媒体上收获当地读者积极评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日本的出版传播同样呈现上升趋势,且作品类型多样化。

  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曹轩梓重点关注鲁迅、莫言、刘慈欣3位中国作家的作品在西班牙及拉美地区的翻译、出版及受众情况。研究显示,鲁迅的作品在西班牙语国家有着悠久的出版历史,对中国文学传播起到积极作用。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直译本增多,西班牙语读者对其作品的接受度较高。刘慈欣的科幻文学作品在西班牙语文化区颇受读者关注,尤其是《三体》系列作品。

  在欧洲,作为世界文学大国的法国,积极引入国际优秀文学作品,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表现出浓厚兴趣。马海燕表示,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译介的作品不仅包括小说和诗歌,还涵盖科幻、悬疑侦探、武侠玄幻、儿童文学和网络文学等类型。“德国读者偏爱英语图书,中国文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博士刘泽昊分析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发展呈现出市场导向性,先锋派文学和科幻、武侠、恐怖小说受到关注。

  培养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关注

  结合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面临的市场比重小、宣传推广不足、传播不平衡等挑战,与会专家学者纷纷提出建议与策略。

  在翻译出版环节,要提升译本质量,激发阅读兴趣,不断提高中国文学的输出质量和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文学品牌。对中国作家来说,要提高外语水平,丰富文学题材,寻找与对象国读者的共鸣点。要重视译者的作用,建立作者、译者、出版社之间的紧密沟通机制。应加强对翻译的支持,如设立专门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奖等。

  在作品推广环节,可通过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和网络文学三维传播途径,扩大中国文学海外影响力,培养读者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喜爱。关注市场趋势,结合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多元化的推广策略,加强文学作品的IP 开发,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和科幻文学的崛起,强化中国文学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对中国传统经典图书进行再创作,加入创新元素,促进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

  在加强合作方面,要发挥海外华人作家的作用、拓宽中国文学的内涵范围。通过与海外专业出版社合作、利用媒体资源和社交媒体的联动与合作,提高中国文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文学奖项,充分利用传统媒介与新媒介手段扩大宣传,扩展多种类型的文学传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