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本去旅行体验文化的中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30

  “课本游”的走红,其实是学生认知规律和深度学习的一种自然体现。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都经过层层筛选,具有丰富的文学底蕴,在语言表达上也是文质兼胜,堪称经典。但课文选得再好,作者写得再美,也都是书面知识和二手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先经过课堂理论学习,再亲临现场与学过的知识、道理相对比,这本身就是儿童心理学家所说的再同化和再顺应的过程,同时也符合了人对深度学习和情感慰藉的某种需求。

  “课本游”的走红,更是一种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体共鸣,以及对文化中国自发的体认和寻根。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经典篇目,是一代代中国人成长的共同记忆,比如茅以升的《赵州桥》、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萧红的《火烧云》、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而《登鹳雀楼》《岳阳楼记》《滕王阁序》等古诗文更是如此。古人说:“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正是在这样长辈携晚辈、一辈复一辈的反复登临、瞻仰、怀古、诉说、创作中,留下中国烙印的文化形态得以形成,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国大地的独特风景。这样的独特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坚固的文化根基。事实上,这些吸引着一代代中国人前往游览、寻根、朝圣的“课本游”目的地,在慰藉、净化、充实游客自身的同时,也丰盈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文化中国的外延内涵。

  当然,“课本游”的主要受众是中小学生,因此也要更加注重传播的方式方法,在寓教于乐、寓教于游中实现对于书本知识的体认和超越。而在这种培养模式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自然更有文化自信。

  (7月26日《光明日报》罗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