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百年画卷 展巾帼风华

——《百年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编辑手记

作者:朱丽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25

  缘起:遇见《百年巾帼》

  在历史进程中,女性以其独有的坚韧与柔情,绘就社会进步的斑斓画卷。当新中国的曙光照亮中华大地,新中国的女性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活跃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她们的故事、她们的梦想、她们的蜕变,成为时代最动人的注脚。作为一名编辑,女性题材一直是我感兴趣的选题方向,我与《百年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以下简称《百年巾帼》)的缘分源于一次工作交接,原本由一位老编辑负责的书稿因退休原因而寻求接手人,女性题材又一直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因此,虽然自己的年度工作安排已稍显满当,但是在社领导的支持下,我还是决定主动接下这本书稿,让这本书在自己手里顺利面世。

  初阅书稿,便被著者流畅的文笔及书稿深邃的内涵深深吸引。那一幅幅精彩绝伦的画作让我深深着迷,由画作而形成的历史氛围感让我心潮起伏。那不仅仅是一幅幅画,更是一个个女性的人生,她们有的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有的为建设新中国奋斗不息;她们有的如男儿般挺起脊梁,有的似孩童般深深眷恋祖国母亲。她们爱红装更爱武装,她们爱生活也爱理想。通读书稿后,我既兴奋又深感责任重大,一边惊叹书稿之丰,一边又担心自己无法挑起重担,因为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对一份书稿的精心打磨,更是对新中国女性光辉历程的一次致敬。

  深入:惊艳于文字与图画的交响

  著者陈履生是一位在美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者、艺术家和博物馆学家。他对主题绘画研究颇为深入,他在我社出版的同类主题图书有《共和国画卷上的红色经典》(全5册)、《新中国画卷上的儿童》、《画卷中的强国之路》等。《共和国画卷上的红色经典》选辑了1949年迄今全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的绘画作品千余幅,由伟业、脊梁、建设、农业、军事5卷组成,堪称新中国美术绘就的共和国画史。《新中国画卷上的儿童》呈现了描绘战争年代及和平年代鲜活儿童形象的绘画经典,传承红色基因。《画卷中的强国之路》侧重展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本次出版的《百年巾帼》则将目光投向主题绘画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展示了中国女性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也是中国女性获得平等权利的见证。这些精心策划的主题图书彼此呼应,共同织就了一条隐性的叙事线索——新中国绘画发展的历史。

  这些图书与我社推出的《时代印迹:中国版画一百年》《画说革命精神》《艺术为人民:延安美术史》等一系列经典力作并肩而立,共同构成了我社主题出版的品牌矩阵,它们合力构建了一条多维度的艺术史长廊,展现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这一系列图书的成功,正是我们践行“用中国的艺术讲述中国的故事,用中国的出版物传播中国的历史”这一使命的生动体现。

  感悟:女性之光,照亮历史长河

  书稿内容厚重,图文并茂。开篇文章《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洋洋洒洒5万余字,把百年来中国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变迁史娓娓道来。对中国女性形象的表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除了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盆》,还有其他体现女性特征或反映女性形象的作品,如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的《浮雕裸体人像彩陶壶》等,都是今天研究女性图像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进入封建社会后,则是如《女史箴图》中那位照镜子的女性那样,“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最终奠立“女德无极,妇怨无终”的社会价值观基础。随着新中国成立,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女性可以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女性社会地位构筑起“半边天”的壮丽图景,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巾帼英雄”。在这一过程中,女性主题绘画艺术的探索与呈现不断深入,广泛触及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政治环境的变迁、日常生活的演进及时代的整体跃迁。绘画创作紧密围绕女性社会角色的重塑、女性在社会中的功能及她们工作生活的独特风貌,展开了多元化的艺术表达,从而确立了一个美术领域内独具魅力的创作主题。

  对比传统绘画如《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及《捣练图》等所描绘的女性形象,当代“巾帼”所承载的时代气息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转变深刻体现了新中国美术以人民性为主体的创作思想。女性之美的展现方式亦与时俱进,超越了往昔的审美范式,成为当代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即便是在辛勤劳动中被汗水浸湿的容颜,未施粉黛的自然之美,也被时代赋予了独特价值与赞誉。作为一名女性编辑,我在书稿中看到了新中国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幕后走向前台、从默默无闻到独当一面的历程,这些都令人无限动容。

  磨砺: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百年巾帼》中收录的500余幅作品,上迄1949年,下至2023年,囊括了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等多种艺术形式,风格多样。这些作品精准捕捉了女性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精神风貌与其在社会不同领域展现的坚强与柔美。著者几易其稿,不断增删作品,艰难取舍,只为选出最有代表性、最恰当的作品,展现不同年代女性风貌的多样性,以及她们在时代洪流中勇于探索、不懈奋斗的身影。

  全书以时间段划分,但怎样划分才能做到既准确又有说服力呢?作为一部主题图书,我们希望展示女性地位变化与党的百年征程之间的紧密联系,经过与著者商讨,决定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个历史时期作为划分线,整本书的脉络就更加清晰明了。作为一本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主题类图书,封面设计尤为关键。我们经历了从双封面的气势宏大到单封面的精致聚焦,从给予设计师自由的创意空间到明确提出意见的“命题作文”……在这一过程中,社领导和我们一起集思广益,不断在美观性与实用性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力求让每一线条、每一色彩都精准传达出书籍的深刻主题与独特韵味。经过对每一个细节极致的优化与打磨,最终呈现的封面设计成为吸引读者的第一道亮丽风景线。进入印制阶段,为了充分还原绘画作品的丰富色彩,内文我们选择了130克进口超感纸,并对书稿的每一页都进行了严格的跟色与监印。在印刷机的轰鸣声中,我们亲眼见证了那些曾经只是电子文档的文字与图片,逐渐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书籍。那一刻,所有的努力与汗水都化为了满满的喜悦与成就感。

  结语:留时代风华,展自强不息

  《百年巾帼》一书,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壮丽画卷,不仅细腻描绘了新中国女性美好形象的斑斓图景,更深刻挖掘与揭示了现代女性身份的多重维度与构建历程。每一幅画作,都是时光的印记,静静讲述着新中国女性跨越时代的风华与成长。她们在画布上留下的不仅是容颜与姿态,更是自强不息、向往美好生活的坚韧精神。好的作品在打动他人之前,首先要打动自己,唯有如此,它们方能激起情感的共鸣。虽然我们在做书的过程中用尽了自己的“洪荒之力”,可它在市场上的表现、后期反响如何,都是我们编辑无法预测的。2024年7月,我们满怀期待地将《百年巾帼》呈现给大家。愿这本沉甸甸、满载深情的著作,能够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新中国女性地位的变迁与艺术价值的升华;愿它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过去与未来,引领我们深入思考文化传承与女性力量的不朽价值。在未来的日子里,期待《百年巾帼》能够触动更多人的心灵,激发更多关于女性、艺术与社会的深刻对话。

  (作者单位:江西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