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广播采编亦需革新

作者:任冉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2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广播新闻采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人工智能技术为广播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诸多机遇,如提高广播新闻采集效率、丰富广播新闻报道形式等。因此,研究人工智能时代广播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升采集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新闻数据的自动化抓取与整合。通过运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机器学习等算法,能够设计出快速精准识别新闻内容、准确分类并整合关键信息的智能爬虫程序。这种自动化采集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还能减少人为错误和遗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受众行为追踪,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构建智能新闻线索推荐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受众的兴趣偏好、行为习惯以及实时热点事件,为受众个性化推荐相关的新闻内容,从而提升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优化编辑质量

  借助人工智能的语言模型,为记者提供文本润色和语言风格调整的辅助工具。这不仅可以帮助记者快速生成高质量的新闻标题和导语,还能在确保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增强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广播新闻报道更具可听性和吸引力。

  当然,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审核与校对,可以有效减少人为疏漏,提高广播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通过建立智能校对系统,人工智能能够自动检测文章中的错别字、语法错误以及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问题,并实时给出修改建议,极大地提高了采编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人工智能还能够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检查是否存在事实错误或偏离等问题,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可靠。

  创新报道形式

  数据新闻是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的一种报道方式。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挖掘、清洗、分析和可视化处理,记者可以揭示出隐藏在复杂数据背后的深层次规律和趋势。

  而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互动式新闻平台,还能够极大地提升受众参与度和体验感。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互动环节,如受众投票、留言评论、问答互动等,使得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参与到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并且,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和行为习惯进行实时调整和推送个性化的后续内容,实现与受众的深度互动和沟通。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壁垒,让广播新闻传播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且富有深度。

  例如,针对“青岛市黄岛区2024年4月15日发生3.1级地震”这一新闻事件,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互动式新闻平台进行如下操作:

  第一,实时新闻推送:当地震发生时,平台能够迅速捕捉并推送地震的实时信息,包括震级、震中位置、受影响区域等。第二,留言评论:鼓励受众在新闻下方留言,分享他们的感受、经历或是对地震应对的建议。通过算法分析受众的评论内容,筛选出有价值或热门的评论进行置顶或高亮显示。第三,问答互动:设立问答区,邀请地震专家或相关机构解答受众关于地震的疑问。受众可以提问,平台实时更新答案,形成问答互动的氛围。第四,个性化推送:根据受众的浏览历史、评论内容、投票选择等行为习惯,推送相关的地震科普知识、应对措施、后续报道等个性化内容。对于高关注度的受众,可以推送更为详细的专题报道或专访内容。第五,直播报道: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地震现场的直播报道,让受众实时了解救援进展、灾情情况等。直播过程中可以加入专家解读,提供专业的灾害分析。第六,互助信息交流区:设立信息交流区,供受众分享震后互助信息,如寻找失散亲人、提供避难场所、分享救援物资等。第七,情感支持:对于受到地震影响的受众,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的资源链接。

  通过上述互动式操作,能够大大提高受众对于地震发生这一新闻事件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同时,也拓展了广播新闻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采编人才

  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必须加强对广播新闻采编人员的人工智能技术培训。这其中,要重点培养采编力量在数据挖掘与分析、智能写作、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采访和编辑工作。同时,鼓励采编人员积极参加各类人工智能技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新闻传播院校和业界机构也应适时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合作交流,共同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新闻人才。例如,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专业实施联合培养计划,设立跨学科课程和研究项目;鼓励采编人员跨领域交流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举办跨学科研讨会或工作坊等活动,为从业者和学者提供交流碰撞的平台。通过这些举措打造一支既懂新闻又懂人工智能的跨界人才队伍,为广播机构注入新的活力并推动其不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