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寻鲸记”专题

寻找“海棠” 相遇“精灵”

作者:本报记者 张福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16

  7月4日晚,中国渔政46016号船挺进深海,一堂“寻鲸”主题的科普公开课在明亮的船舱内展开。“寻鲸”的对象是短肢领航鲸“海棠”。今年1月3日,“海棠”因为受伤搁浅在三亚海棠湾沙滩,有热心游客发现后立即打电话求援。从进入医疗救助池输液、检查,到室外大池进行野化训练,再到5月26日“海棠”放归大海,这场野生海洋动物接力救援共有500余人次参与、历时145天。

  回归大海40天的“海棠”还好吗?是否已经能够适应野外生活?7月4—8日,海南省海洋厅、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进行了“海棠”回访调查。《海南日报》全程跟踪报道,推出特别策划“寻鲸记”专题,通过现场观测+全媒体传播的形式,生动讲述“海上海南”的生物多样性之美。

  生动故事线 尽显人文关怀

  “寻鲸记”专题以“寻找‘海棠’”为主线,讲述“海棠”的救护、放归和回访调查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紧张感和情感共鸣。在报道中,“能不能再见‘海棠’?”成为留给观众最大的悬念,激发了观众巨大的好奇心,引起观众更加关注此次调查的一系列后续报道。

  10篇综合报道紧密联系,具有高度的故事性和叙事性。这种故事叙述的报道方式不仅增加了报道的吸引力,还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鲸类生物的生活状态和人类与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今天看到的短肢领航鲸有几头都是昨天看到过的,我们获取‘海棠’出没的位置,那几头领航鲸也在这里。很明显,它们是一起活动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航次首席科学家李松海说,这一发现侧面印证“海棠”已经找到了群体,有了新家。观众的心也随着报道中李松海的话松了下来,为“海棠”感到高兴。

  报道中,《护鲸人蒲冰梅:一封寄往深海的“家书”》是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与“海棠”朝夕相处的回忆录,也是救助“海棠”的工作人员对“海棠”的思念与祝福。“此次回访虽未能相见,但是作为家人,我想,‘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字里行间,处处展现着人文关怀、人类与动物之间惺惺相惜的情感联系,引发大众共鸣。

  与寻找“海棠”同步进行的是海南省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在调查中可谓“鲸”喜连连,不仅发现了4群超过1000头短鳍领航鲸,还发现了其他1000多头鲸豚动物。其中,有远海上的土著弗氏海豚,是“海棠”放归大海后首次发现弗氏海豚的活动迹象,有不喜扎堆、难得一见的喙鲸和糙齿海豚,还有俗称“鬼头刀”的五彩鲯鳅等,充分展现了海南海洋生物多样性。

  全媒体传播 全方位报道

  “寻鲸记”专题借助多方平台对此次回访“海棠”进行全方位报道,《海南日报》、海南日报客户端以及中央媒体、海南省内主流媒体等开展网上直播,面向广大网友开展生态特色科普活动,介绍海南海域的珍稀海洋动物,展示海洋生态和海洋生物多样性。报道以多个视频、图集、综合报道等方式全方位呈现了回访细节,向观众直观展示了活泼可爱的鲸豚动物群、专业人士的工作画面,以及沁人心脾的海洋美景。

  报道生成4个视频,均以时长1分半以内的短视频为主,生动直观地为观众展示了回访“海棠”的现场画面。4个图集报道更是将这些生动的画面以照片的形式定格,有偶遇的多个鲸豚母子对,把整个头都露出海面浮窥的“显眼包”鲸鱼,有喷着水柱畅游的鲸豚……

  这些定格画面把海洋“精灵”的俏皮可爱都展现了出来,让人不自觉面露“姨母笑”,网友看了直呼“这么多鲸鱼小可爱简直深得我心”“蓝天大海也太美了”“我为海洋生态保护扛大旗”。

  “寻鲸记”专题记录下观测团队的实地调查过程,通过专家的解读和分析,提供了对鲸类生物生态习性、迁徙模式以及保护现状的多层次理解,使观众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鲸类生物的重要性和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我国海洋生物保护多样性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除此之外,公众参与的方式也强化了报道的社会责任感。报道中提到了志愿者的努力和科研人员的付出,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海洋生态保护行动。这种公众参与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公众对生态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还促进了社会各界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合力救助“海棠”的故事已经收尾,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仍在继续。相信在一个个“救”与“访”的美好故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来,积累更多经验与力量,共同守护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