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专家学者研讨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时认为——
“破圈”传播,剧与城共情共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16
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玫瑰的故事》创作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总结该剧的创作播出经验,围绕如何进一步抓好内容创作、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研讨。
观照生活
兼具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改编自亦舒同名长篇小说的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以黄亦玫的一生为主线,围绕其事业、爱情、家庭,展现了现代女性在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与美满爱情的道路上面临的种种抉择,探讨当下社会女性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等议题。该剧在央视八套首播、腾讯视频同步播出后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表示,《玫瑰的故事》在原著的文学基础上,通过电视剧的创新性改编实现了作品“破圈”传播,形成了“播出火、文旅火、周边火”的现象。该剧以北京为取景地,成功地展示了北京作为古都和现代都市的双重魅力,也增强了城市的文化识别度和吸引力。北京将发挥好独特的资源优势、机制优势、人才优势,着力打造北京服务,加快培育和发展广电新质生产力,合力营造蓬勃健康的创作生态和营商环境,为首都视听文艺繁荣创造更好条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召集人夏晓辉表示,《玫瑰的故事》实现了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的有机融合,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实现了女性题材书写与大众题材共鸣的有机融合,为大众情绪的共鸣提供了多样的连接点;实现了心怀国之大者与回应民之关切的有机融合,有效带动了影视与文旅的联动。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现实题材选择多样,传统的文学作品要用新时代的眼光加以提炼、升华和再创造。推动文艺创作,要尊重和遵循艺术规律,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该剧即是很有价值的审美对象和学术研究对象。
“作品创作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当代女性对于内心深处的情感价值和自由底色的探索,也是现实题材作品对‘新女性’形象的新阐述。”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卢蓉认为,《玫瑰的故事》最大的特点是其扑面而来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气息,以及抒情性和现实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并驾齐驱。
双向赋能
深化影视与文旅融合发展
《玫瑰的故事》展现的北京场景既有深厚历史文化,又具现代都市魅力。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表示,《玫瑰的故事》凭借真实的生活质感和温馨的情感表达,成为带火北京取景地、拉动文旅消费的新动能,体现了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的新作为。要总结该剧的成功经验,更好促进文旅与广电联动,从源头抓好创作,实现剧与城的共情共生;更加重视传播,放大影视IP作用,建设好文旅与广电的融合发展机制。
北京市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徐和建表示,《玫瑰的故事》是一部兼具内容影响力、艺术感染力和市场传播力的作品。它以人民为中心,书写新时代中国故事,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角度探讨大众关心的社会议题;坚持守正创新,呈现首都多元文化气象。同时,它实现了文博、文旅、文化深入融合,推动影视作品与文旅产业双向奔赴。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表示,《玫瑰的故事》以文化促消费,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描摹了新北京,以女性成长映照时代发展变迁;追求高品质,以艺术质感唤起叙事之美;拓展传播力,以火热反响带动文化消费热潮。
聚焦成长
传达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玫瑰的故事》深入生活、取材现实,将角色之“小”与社会之“大”相呼应,在爱情之轻盈与时代之厚重中求得平衡,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谈道,《玫瑰的故事》通过主要人物的人生伴侣选择困境,模拟了一场当代人生道路选择实验,其最有益的启示在于:人生固然离不开幻想,但更需要随时丢掉幻想而准备奋斗,积极面对人生的必然与偶然、顺利与挫折、如意与不如意等多种可能性。
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李尔云表示,该剧将亦舒的女性爱情成长作品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观众,通过“她”视角再现城市变革,反映新时代女性的方方面面,既展现年轻人职场打拼的朝气蓬勃,也展现生活中烟火气十足的家长里短,最大程度引发观众共鸣。
“该剧关注女性命运,探讨当下社会中女性如何实现精神自由与自我独立,鼓舞更多的人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勇敢拥抱灿烂人生。”阅文集团影视事业部总裁、新丽传媒董事长曹华益说,阅文集团先后将亦舒的3部作品《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玫瑰的故事》从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将原著故事场景进行贴合时代的改编,抓住原著精神内核,探寻不同境遇下女性的成长,反映当代女性风貌,展现女性独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