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纸质书的日子

作者:周士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12

  想再次开始阅读纸质书,缘于长时间观看电子产品对眼睛的伤害和那些永远也看不完并且根据你的爱好频繁推送的小视频,每每刷屏观看后,都犹如过眼烟云,无声无痕,难得有会心一笑和生活感悟。顿感年华虚度,悔意无限。更多的原因则是一位朋友晒出的去年一年读了62本书的成绩。的确,日常与她的交往中,她的言谈举止中都有很大的“气场”,这种“气场”非读书人不会有。

  书海茫茫,在不知从何本书开始读起时,再次看到了她正在读的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千里江山图》。我从网上购来,开启了再次阅读纸质书的日子。

  本以为读书的时间会成为一个难题,开始阅读后,才知道晨醒后赖床的几分钟、上厕所的时间等都是可以用来读书的——一切刷手机的时间都能读书。这才明白,读书的时间不是“挤”出来的,而是时间本来就有,只是看你是否用来读书。

  一本书的价格,有时甚至买不到一碗面。一碗面只会暂时给人物质上的饱腹感的享受,一本书则会给人精神上的长久的满足感,这种感觉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并且会影响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后来看热播的电视剧,便购来原著阅读。再完美的影视剧永远无法呈现原著的完整,甚至某些情节给人突兀的感觉,不读原著无法明知其中的内涵。从茅盾文学奖开始到热门电视剧的原著,越读越多,越读越广,反而觉得自己视野越来越狭小,知识面越来越窄。

  好读书、喜酒水。在那些节假日休息的大段时间里,老妻常备瓜子、花生和酒水于书房。读到精彩处,浅浅小酌。不知是因书中的文字和情节陶醉还是因美酒微醺,抑或二者都有,那种愉悦真的是1+1>2的感觉。

  宋代的苏泂曾说:“不可一日不读书。”一旦一日不读,就感觉生活欠缺了什么,日子也变得不再充实。

  书柜里的名酒空瓶逐渐被移出,新购的书籍不但占据了书柜的空间,更是存在于脑海之中。

  读书笔记不可少。历史典故、名人名言、生活警句,甚至是主人公的一句话都有可能抄录下来。平心静气,轻抄慢写,深吸浅吐。练字与养生共存,原文与随想齐录。

  睡觉前适合须逐字逐句细读的古文类书籍,可以静心助眠,万不可读那些破案推理或情节高潮迭起的书籍,导致大脑过于兴奋而扰乱生物钟,难以入眠,甚至是梦中与书中主人公进行对话。上次就是因为梦话中说出了女主人公的名字,被老妻一巴掌扇醒,连夜突审,先竭力辩解,再展示物证,后勉强过关,至今右脸依然烧痛。

  昨晚,与挚友举杯相饮。友曰:你的谈吐怎么有一种“穿西装系领带”的感觉?

  碰杯浅笑:惭愧,惭愧,最近读了几本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