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用东方智慧阐发西方哲学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03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江苏人民出版社)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叶秀山先生与王树人先生组织国内一流哲学学者,在各自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出的一套西方哲学史研究丛书。这套书的推出可谓是“时势造英雄”。自清朝末期我国大量翻译引进西方图书以来,我国学人大规模引进、学习和研究西方哲学已经百年有余,西方哲学在我国国人思维和社会心理的塑造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逐步适应了工业社会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系统梳理西方哲学为国人提供工业化进程中的心理慰藉,成为哲学界的迫切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江苏人民出版社敏锐地把握到了这个需求,策划并编写了这套西方哲学史。
总体来说,这套书体现了两个时代特征:第一,我国哲学界的西方哲学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积累,对林林总总的西方哲学流派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研究基础,进入了可以和西方学界就某些话题进行对话的阶段。第二,在经济发展和现代生活的催化下,我国已经形成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各种思想交织的局面,亟须正本清源予以厘清,助力民族思维方式重构,以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本着这样的目标,在编纂过程中《西方哲学史》(学术版)逐渐形成了以下三个特点:
创造性的阐发。这套丛书,是所有作者在两位总主编提出的写作要求下,结合自身的研究实践,对西方哲学进行创造性的阐发,是用中国学者自己的思维体系对西方哲学史的“阅读”和“理解—思考”。中国具有和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考方式,在接受西方哲学多年压倒性的“熏陶”之后,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有了新的思考,具备了写出不一样的哲学史的学术储备。比如,该丛书的“总论卷”就开宗明义,指出“我们这一代学术工作者的职责是,要在前辈学者工作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成绩,对哲学学科在学术上有所推进”,用叶秀山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最终“保持了中国学术特色”。
中西对比的手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方面,通过对中西两种哲学体系中共同存在的哲学思想、哲学任务和哲学现象等的认识和探究,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正如王树人先生指出的那样,“为启蒙而借鉴、融合西学”,这对于我们发展自己的哲学理论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另一方面,这套书以东西方双重视角剖析西方哲学的文化背景和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哲学就陷入了怀疑和自我怀疑的怪圈,没有产生突破性的新理论,本套书却为西方哲学的体系梳理和学派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学术视角——东方智慧。王树人先生在总论卷“中西哲学、文化在西学东渐中的融合”部分指出,我们跟着“‘西方中心论’跑了一个世纪”,“我们自己在思想文化上放弃了‘中学为体’”,“今天对此有所醒悟是好事”。这套书从中国学人的视野出发,对西方哲学史进行审视,并把最新的成果展示给读者。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这套书各卷的作者,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贯穿写作全过程——当然这也是叶秀山先生的要求和期望——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构建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西方哲学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对于塑造适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气质,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这套多卷本的《西方哲学史》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中西对比的考察,结合这套书作者的已有研究成果的创造性写作,把西方哲学历史上主要哲学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如何创造性地、自由地“思想”哲学问题真正客观地介绍给了大家。当然,学术版的特意标注,意味着这套多达八卷的哲学史是有一定的专业性的,是学者多年的研究成果的展示,同时也意味着阅读这套书需要更多的哲学知识背景和时间投入,需要放下手机进行深度阅读,随着时间的流逝,您会发现自己看世界有了不一样的视角,思维的舞台也随之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