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代前行 为人民抒怀

作者:本报记者 韩萌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28

  报告文学被称为“时代的报告”,这个文学体裁兼具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更为可贵的是,通过一本本报告文学作品,我们看到了生活半径之外的世界——“朋友圈”以外的人群。感受时代的脉动,报告文学关乎真相,更在乎真诚,它的写作者身上天然具备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情怀与使命。让我们通过新近出版的一部部报告文学作品,跟随作者的笔墨看波澜壮阔的时代景象,感受平凡人身上打动我们的精神品质。


  为时代立传


  近2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神山星火》(浙江人民出版社),分为“长夜漫漫无尽时”“红军来到神山村”“脱贫攻坚不停歇”“寻亲、道阻且长”等15个篇章,详尽地讲述了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从旧社会血泪艰辛的发展历程,到当下大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新篇章之路。

  这是一部由记者团队完成的作品,光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王慧敏领衔撰写,邢宇皓、王斯敏、卢泽华参与创作。作者团队多年数次蹲点、走访,与村民共同生活、生产,记录了大量的文字、图片材料。“我们团队对神山村的那山、那水、那人都有非常深的感情,讲起那些人的名字时,我们心里都暖乎乎的。”作为《神山星火》主创团队的成员,光明日报社教育部副主任王斯敏表示,无论夕阳下、朝阳下还是溪水边、田间地头,只要路遇、闲谈、帮活,都能让他们收获到素材。

  “这是一个小村,户数不足70户,人数200多人,我们拿着花名册一家家交谈。”王斯敏表示,在采访过程中,平凡质朴的乡亲们身上散发的闪光点,时时让他们感动。

  神山村是一个普通的村落,但也是一部风云激荡的中国百年乡村变迁史。旧中国,这里曾经燃起革命星火。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星火在这里撒播,催生出赣鄱大地山乡蝶变。作者团队把神山村这个普通山村的巨变放在中国革命史、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书写,讲述村民们的人生经历,刻画出一幅老区、村民、乡村和时代背景繁复交织的长卷,勾连起山村与国家的命运。

  报告文学作家黄传会表示,好的新闻报道是跑出来的,好的报告文学是走出来的,《神山星火》的作者们在采访上做足了功课,通过深度扎实的访谈,把神山村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的挫折艰辛写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可见,受到好评的报告文学中不仅仅有故事,还出思想。

  另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远方的山水——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广元东西协作实践》(四川人民出版社),全景式反映了在国家战略引领下,东西部对口协作,资源互用、产业互补、地区均衡、共同富裕,探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讲述了先富起来的浙江人民自觉帮扶和带动四川广元人民摆脱贫困、共同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书中绿茶、黄茶和白茶“三片叶子”实惠助力当地“三农”发展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东西部协作必须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的思想,以小故事讲清楚大主题。

  作家陈崎嵘亲身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切身的体悟和思考,也对东西部协作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显然有意识地把目光从普通的扶贫济困,聚集到理念、思想、思维方法的交流与融合中,形象地说,更多地关注如何从“输血”到“造血”,通过不断激活当地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切实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为全景书写立心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全民阅读开展多年,作为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安徽教育出版社)全景呈现了书香社会、书香中国建设中的城乡变化与多彩风貌,生动展现了众多阅读爱好者、推广者、服务者、志愿者的鲜活形象,忠实还原了全民阅读时代神州大地处处的郁郁书香。

  作家聂震宁表示,全民阅读包括的内容点多面宽,不是一个容易下笔的题材,之所以下决心完成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出于内心的责任和使命。他坦诚自己一直从事全民阅读推广,心中始终在思考一部作品,既要有教育和启发意义,又要有感悟和思考,从多个角度,看看全民阅读在做什么,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些痕迹。

  作为全民阅读的推动者、倡议者和实践者,聂震宁对全民阅读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十分熟悉。为了创作这本书,他从全国各地找寻“有书香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启了“书香中国万里行”,而他的行程何止万里,即使在西藏和青海有了高原反应,他也坚持了下来,为的就是不断采集第一手素材。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曾在文中这样说:“他只写自己看到的人和事,他一定要眼见为实。这种深入到现场采访的精神是作为一名报告文学作家最可贵的品质,也是确保这本书真实可信的前提。”

  全民阅读中可写的内容非常多,作者抓住了有鲜明特色、具有代表性和新鲜感的事物、人物来记述。该书采用了将学理性融入到纪实文学里的新写法,不仅记录与书香社会建设相关的典型人物、故事及城市个案,而且更系统地全景式梳理全民阅读的历史由来、发展历程、今日现状,以及未来走向,不仅是一部“内行人写的懂行的书”,也可看作是一部研究式、学术性的报告文学。

  同样,《向苍穹: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江苏人民出版社)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中国天文发展的壮阔历程,以“裸观时代”的回望、“天眼时代”的曙光、“巡天时代”的辉煌三部曲的结构,回顾了中国天文发展经历的光辉与曲折、屈辱与赶超、崛起至辉煌。作者章剑华历时3年,行程万里,查阅上千万字资料,采访数十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首席科学家,详细记述郭守敬望远镜、“中国天眼”、中国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等重大天文项目的研制和观测成果,书写了中国人的雄心、自信与骄傲。

  章剑华表示,科技题材的写作门槛较高,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当前,恰逢天文学发展的新高潮,而作为江苏籍作家,这里有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机构,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多位著名天文科学家的支持。

  书中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生表示,相信该书能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天文学的重要性,也将激励更多青年投入天文事业。


  为建设者放歌


  书写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长篇报告文学《大道》(漓江出版社 广西教育出版社),是一部西部地区的发展史、团结史、开放史。作者通过实地走访,广泛调研,采访了近70位建设者,从人出发,以小切口反映大工程、大棋局,不虚饰、不拔高,写出了西部地区迈入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决心和努力。书中人物有血有肉,展现了一个个普通中国人融入世界浪潮的澎湃豪情。作者李玉梅表示,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条国际大通道,它像是新时代的一幅“清明上河图”,在这幅生动的现实画卷上,沿路而居、沿路而生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真实的。“我与他们的距离足够近,能清晰地捕捉他们与我对谈时的表情和情绪,这些细节像一个个跃动的音符,最终汇入一部宏大的文学交响。”

  作为世界上流量最大的长距离有压调水工程,2024年1月30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正式通水。《脉动大湾——国家超级地下调水工程纪实》(花城出版社)以开阔的视野真实展现了这一引西江水折转向东的超级水利工程,经过近10万名建设者4年多的辛勤挥汗工作,开启润泽大湾区的历史征程。作者赵川深入工程建设一线,历时5年,采访了200余位重要亲历者,积累原始田野笔记逾百万字、电子影像及视频近100G。书中深度刻画了一批“全国工人先锋号”“时代楷模”的奋斗者群像,他们同时也是赵川眼中“有烟火气”“有温度”的普通人。

  全方位记录共和国建设史上重大工程的《大成昆》(天地出版社)是一部全景展现新老成昆铁路修建历程,溯源、弘扬成昆精神的长篇报告文学。作者陈果坦言,在学习报告文学写作10多年来,《大成昆》的写作是难度最大的一次,体现在线长面广,时间跨度大,专业性强,参建队伍构成多元,联系采访“老成昆”参建者困难颇多等。他还表示,这本书的采访、写作、打磨过程,是一个靠近英雄、净化灵魂、追寻初心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会因这本书的出版而终结。“成昆铁路建设者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是我克服困难的榜样,勇往直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