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守护中轴线》:

再现北平建筑师的坚守

作者:本报记者 杨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26

  随着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中心制作的4集广播剧《守护中轴线》近日在北京文艺广播《广播剧场》的播出,听众也跟随其讲述置身于上世纪40年代的北京。该剧讲述了中国营造学社的一群建筑师,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历时近4年,将北平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的所有重要建筑一 一测绘记录,绘制成704幅实测图纸的真实历史故事,展现了民国时期北京知识分子家庭的家国情怀,以及北京建筑工匠和普通市民的抗日群像。

  “2021年起,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开始启动。我们北京文艺广播也在挖掘这方面的故事,想用广播剧的形式去呈现。”《守护中轴线》制作人、剧本编审徐然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经过大量的资料阅读和整理后,“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700余幅图纸的背后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这样赞美北京的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然而,中国古建筑以木构为主,“一炷香上飞溅的火星,也会把整座庙宇化为灰烬”,更经受不起战火的侵袭。梁思成、林徽因等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师们,从上世纪30年代起,就将包括中轴线建筑在内的华北地区的古建筑逐一测绘,留存真迹,以防不时之需。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营造学社南迁李庄,这项测绘工作被搁置下来。祸不单行,这批存在天津银行里的测绘图纸,因为天津水灾遭遇不测。留守北京的中国营造学社成员担心北平建筑瑰宝遭到战火破坏,决定克服重重困难,重新测绘中轴线古建。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历时4年,完成了测绘工作,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这是北京建城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中轴线上包括故宫在内的古建筑进行全面测绘。他们留下来的实测图纸,成为上世纪40年代中轴线古建筑最完整、最翔实的记录,也为当下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申遗文本的编制提供了历史依据。

  “虽然中国营造学社留下了700多张图纸,但是测绘背后的故事却少有记录。”徐然表示,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建筑师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深地打动了他和团队,他们决定将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广播剧的形式创作出来,告诉今天的听众。“山河破碎之际,很多人自顾不暇。而他们还担心着中国古建筑的安危,还想要尽自己所能,在沦陷的北平城里,留存中国古建筑的工艺。这是非常让人感动的。”

  以“建筑一家人”勾勒群像

  徐然介绍,该剧采用虚实结合,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形式,取材于现实,又进行了艺术化的创作。剧中讲述了一个建筑家族,相当于两辈建筑人,接力测绘中轴线古建、留存古建筑工艺的故事。

  “因为是广播剧,只能用听觉手段来展现,所以没法展现中轴线视觉上的美感。”徐然说,“我们选择了塑造人物、刻画人物,用这些建筑师舍生取义守护中轴线的义举来衬托出中轴线的壮美,展现中轴线的伟大意义。”

  剧中主人公朱世昌作为京城名流,拒绝了日本人所谓“亲善”政府当官的邀请,说服了想要带全家人离开北平避难的女婿张名博和女儿朱冬梅,全家人留在北平。这个建筑家庭,克服了财力、人力、舆论等重重阻挠,为中轴线上的北平古建筑留下了数百份测绘图纸,保留了中国古建筑的建造工艺。

  “女婿张名博虽然之前有过犹豫,但是最后还是义无反顾地加入测绘工作中;女儿朱冬梅本身是一位建筑摄影师,后来也加入了这个测绘的队伍。加上朱世昌,这几个人物构成了‘建筑一家人’,也构成了一个当时爱国建筑师的群像。”徐然说。

  广播剧是只有声音的世界,为了提升听众的沉浸感,这部剧在音响设计上做了一些风格化的处理。比如,采用了“数来宝”的旁白形式;多位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的北京籍演员参演让对白充满了京腔京韵;钟鼓楼的鼓声、鸽哨声、黄包车铃声、大前门熙熙攘攘的叫卖声营造了浓郁的京味儿;军靴、军械的金属音效,枪声、军车轰鸣声的加入,也让抗日战争时期的北平更加具体可感。

  现在的中国正走在全面复兴的道路上,北京中轴线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今天的建筑师们也在进行中轴线古建筑的保护工作,这与80多年前的建筑师们保护中轴线的初心是一致的。正如徐然所说,“我们在80多年后把这个故事从历史中找寻出来,讲给更多的人听,正是想要唤起大家对于中华文化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