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人工智能与出版、新媒体高级研修班在青岛举办,专家预测——

人工智能与版权保护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19

  本报讯 (记者赖名芳)由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首届人工智能与出版、新媒体高级研修班于6月12日至15日在山东青岛举办。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阎晓宏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与版权保护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不仅能提高版权保护的效率和准确性,还能为创作者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可能性收益。他期待此次研修班能够推动版权保护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引领出版和新媒体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来自传统出版及数字出版、版权等领域的多位专家结合实践经验与探索进行了授课。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茅院生以“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时代出版业应对策略”为题在授课时说,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开启了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对出版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从人工智能给出版业带来的全流程赋能与提升、人工智能问题与困境、国内外出版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与探索,特别是中国出版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于国以“人工智能在教育出版领域的初步实践”为题,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社会和产业生态发展的深刻变革,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给教育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以人教社为例,分享了教育出版领域在传统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具体应用,以及在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新价值方面的积极实践。

  数传集团执行总裁施其明聚焦“AIGC+出版融创新未来”,介绍了AIGC的定义、发展历程、背景环境,并着重分析了AIGC如何赋能传统出版转型及编辑人员在AIGC时代需要提升的能力。中文在线集团首席技术官吴疆为学员们带来了“AI的发展历程与故事创作”的授课主题内容。他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底层逻辑,并从应用角度出发,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文在线业务中的实际应用和在各个工作场景中的赋能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审判长秦元明以“数字经济时代著作权司法保护实践”为题,深入探讨了数据产权著作权、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数字出版著作权等司法保护问题,并分享了他在网络版权司法实践方面的经验和版权AI智审试点情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海君则聚焦“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中的版权法律问题”,向学员们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原理及其版权关切、模型开发与应用阶段的版权问题,并对人工智能版权治理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中国版权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于慈珂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不仅促进了思想碰撞和智慧交流,更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他相信,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出版与新媒体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