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推动“中华文化书屋”标准化建设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5-31
本报讯 (记者祝小霖)《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从青海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版权管理处获悉,今年以来,青海坚持以点带面,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藏传佛教寺庙书屋暨“中华文化书屋”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打造“标准化”学习园地、“多用途”交流园地和“全方位”实践园地,不断赋予书屋新的功能载体和时代内涵,全力推动寺庙书屋提质增效。
根据《青海省藏传佛教寺庙书屋暨“中华文化书屋”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青海采取资源整合、项目帮扶、僧众参与等方式,以书屋六个建设标准和有房屋、有书籍、有书柜、有桌椅、有电视、有电脑、有网络、有制度、有人管等“九有”为重点,从管理制度、设施条件、使用质效等方面发力,对全省寺庙书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升级改造,通过配齐书屋硬件设施,建立书屋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和学习例会机制等方式,打造集“僧众学习的教室、思想交流的平台、教育宣讲的阵地”为一体的标准化、现代化书屋。目前,按照打造试点、典型示范的工作思路,龙恩寺先试先行,建成寺庙书屋暨“中华文化书屋”300平方米,藏书5000余册,划分藏书区、阅览区、讨论区等功能性区域,可容纳100余人同时阅读,在满足僧侣阅读的同时,惠及周边4个村4278名群众。
记者了解到,在此基础上,青海积极探索“中华文化书屋+”模式的深度应用。如在寺庙教职人员中成立中华文化读书会,将《现代汉语词典》汉藏词汇对照版等作为寺庙书屋必备学习资料,依托读书会开展升国旗仪式,收看央视《新闻联播》,举办寺庙读书日,开展僧侣读书分享和书法展示等活动。利用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和青海安多卫视等新闻媒体,引导僧众自主学、主动讲,实现足不出寺学知识、看世界。
同时,青海将书屋搭建成传递“党的声音进寺庙”、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平台。如开设学习和弘扬爱国爱教情怀典范事迹实践课堂,开展寺庙法制宣传月、宪法进寺庙、“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创建活动,建立驻寺干部、寺管会和民管会成员带头读经典、学法律、讲政策机制,重点围绕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等内容开展学习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