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国家时代重大课题 彰显主题图书学术品性

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理论力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5-17


  活动预告:“理论之光照亮现实——《用理论照亮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新书首发式”

  时间:2024年5月17日 11:00—11:40

  地点:长春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 主舞台

  “高质量出版计划”系列图书 凝聚吉林大学众多专家学者的心血,是吉林大学出版社坚守出版品质、服务学术进步、传播先进文化的有力见证。


  《用理论照亮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造和理论创新的总结和概括。本书从时代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出发,以“问题导向”的理论思维深入地探索和不断地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呕心沥血之作,是利用理论思维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生动教材,是哲学理论研究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统一的扛鼎之作。本书的出版,对推进我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和哲学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孙正聿 现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顾问、“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团队负责人。曾任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出版《哲学通论》等著作30余部,两本读物入选“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项,2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和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以及中宣部、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孙正聿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基础理论,近年来集中研究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在《中国社会科学》先后发表了《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2016)、《当代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与原创性》(2022)、《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2023),在《哲学研究》先后发表了《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2019)、《从理论思维看当代中国哲学研究》(2020)、《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2022)、《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活的灵魂”》(2023),还在《北京大学学报》发表《怎样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等一系列产生重要影响的文章。这些文章集中地探索了当代中国的哲学道路,系统地论述了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理论思维问题、概念基础问题、“中西马”对话问题、学理化和体系化问题,回答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主体性、原创性、自主性问题,以及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主体性、原创性与哲学问题等人类性、哲学思想的普遍性的关系问题,深化和推进了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研究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