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学透悟深“千万工程”经验的好教材

——《“千万工程”干部读本》读后感

作者:顾益康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5-17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亲自谋划和推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它既是按照“八八战略”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生态省与绿色浙江建设的精神要求,持续推进的一项民生实事工程,也是佐证“八八战略”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项创新工程。习近平同志离开浙江后继续关心支持这项工程,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引领中国“三农”发展、造福全国农民群众的宏观高度,对浙江“千万工程”作出多次重要批示,要求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要求在全国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使这项民生工程转化为推动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为改变整个中国农村面貌、促进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改写当代中国“三农”历史的伟大工程。这项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也得到了联合国的褒奖,在2018年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从而使浙江这项工程历久弥新,具有了全国和世界意义。我们应该从习近平同志亲自擘画“千万工程”蓝图、“千万工程”是“八八战略”具有巨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最好佐证、“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农”领域生动实践范例的政治高度,全面深刻总结这项工程的伟大意义和重要经验,继续深化这一工程。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又作了重要批示,对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突出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主题。为帮助广大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和重要批示精神,更好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出版了《“千万工程”干部读本》。中共浙江省委对本书编写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易炼红同志审定书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成同志主持讨论并审定编写方案和提纲。全书坚持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相融合的原则,分成相互关联的9章精心撰写。第一章主要讲述“千万工程”的擘画、实践和意义,集中讲述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以深厚的为民情怀、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深邃的战略思考亲自谋划擘画“千万工程”蓝图,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稳扎稳打统筹推进“千万工程”,并对这一工程的重大战略意义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一章可以说是全书的总论。然后,本书从“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密切关联的实际出发,以乡村五大振兴为主线,分5个章节全面系统介绍了以“千万工程”为主抓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浙江经验做法。其后,本书又以“千万工程”推进城乡共享发展、“千万工程”的持续推进机制、从“千万工程”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3个章节对如何整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专门阐述。本书还对“千万工程”的持续推进机制作专门阐述,并以“千万工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总结。

  学习催人进步,读书务必求深,我们要把对《“千万工程”干部读本》的精读,集聚到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上来。我们尤其要学习掌握习近平同志在创造性地谋划决策和科学实施、持久推动“千万工程”持续深化的辉煌历程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还要研究分析学习习近平同志把“千万工程”做得特别精彩的成功秘诀和运筹帷幄的智慧谋略。

  一、习近平同志是在系统深入把握省情农情和民情民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作出实施“千万工程”的科学决策的。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的观点。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在短短118天里,跑遍全省11个市,走访了25个县(市、区),在调研和与农民群众的访谈中,敏锐地意识到要把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作为“三农”工作的一个切入口,从而科学制定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整体方案。显而易见,“千万工程”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农情民情之后的科学决策,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瓜”的产物。“千万工程”在实施中得到了广

  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衷心拥护,许多人称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后,最受农民欢迎的一项工程。

  二、“千万工程”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三农”工作规律性的深刻把握,是其深厚“三农”情怀的充分表达,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

  三、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把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与难中之难的生态环保问题整合起来加以解决。在“千万工程”的整体设计规划和实施中,这既是一项强农富民的惠农民生工程,又是一项净水美村的生态环保工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践行,使广大农民普遍增强了生态环保意识,使农村生态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迅速改观。

  四、习近平同志在“千万工程”的顶层设计上,以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战略思维,把“千万工程”做成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龙头”工程,成为浙江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在这一工程实施中,强调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共进共同繁荣的城乡融合聚变的新机制,尽力做到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全新机制体制。

  五、习近平同志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持续地关心指导“千万工程”,并与时俱进地拓展“千万工程”内涵外延,促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起始的“千万工程”向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迭代升级。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村调研时,充分肯定了该村干部群众关停污染环境的小石矿、小水泥厂的行动,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引导“千万工程”向着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方向拓展内涵。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浙江“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由此实现了“千万工程”向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迭代升级。

  六、习近平同志亲自制定了政府出钱出物、农民投工投劳、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千万工程”投入保障机制,历史地改变了以往城市建设由政府出钱、农村建设由农民和集体自筹自建的城乡二元做法。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以县为主体实施单位,每年选择一个干得好的县召开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这种竞争机制大大调动了各县(市、区)加大“千万工程”投入的积极性,形成了你追我赶、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七、习近平同志强调要通过建立由党政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千万工程”协调领导小组,让“千万工程”成为多部门协力共建、多方出力的大系统工程,奏响强农美村富民的大合唱。在这种领导协调机制运作下,交通部门的乡村康庄工程,水利部门的美丽河湖工程、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林业部门的一村万树工程,宣传部门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程,生态环境部门的治污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形成合力,使得“千万工程”的投入和建设内容不断地增加和拓展。

  八、习近平同志以身作则,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了五级书记抓“千万工程”的强大组织保障体系。这样党政一把手合力抓的组织体系具有十分强大的政治动员力,能够发动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尽心尽责地投入到这项工程建设中来,从而使“千万工程”在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上得到充分保障,使这项工程能够持久地高质量、高效率推进。

  (作者系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原浙江省农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