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年区域极端旱涝地图集》发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4-30

  本报讯 (记者张雪娇)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和复旦大学近日在京联合举办“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主题活动暨《中国千年区域极端旱涝地图集》新书发布会。

  《中国千年区域极端旱涝地图集》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该图集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经10余年研究编制,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出版发行,是我国首部以极端旱涝气候为主题的全国性历史地图集。

  据介绍,该图集以公元1000—2020年为时间尺度,从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中系统梳理出中国主要气候区划1000年以来发生概率为10%(十年一遇)的极端旱涝历史数据。图集在已有历史数据基础上新增了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1000—1469年间的11312个有效旱涝分级数据和1470—1949年间的5459个有效旱涝数据,提供了一套崭新且系统的中国旱涝时空分布历史数据,对认识百年乃至千年尺度上的中国东部干湿变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该图集利用地图特有的时空演变和动态感知功能,按照历史文献资料“记异略常”的特点,把460多个极端年份、124个观测站点和研究区域、12万余条分级数据可视化表达在433幅地图上,对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旱涝事件分层设色并配有文字说明,简要介绍该年份不同区域的降水情况、灾害情形、社会影响及当年全国的降水分布格局,对推进中国区域极端旱涝时空演变规律的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该图集利用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等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揭示和再现了中世纪暖期以来中国季风区极端降水时空分布规律,为全球变暖背景下防灾减灾、应急预警等工作提供权威客观的科学参考。

  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气候中心、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气候领域的多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