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书城:
布局“1+8+9+N”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4-25
温州书城开展丰富的主题研学活动。 温州书城 供图
为了庆祝温州书城成立20周年,一场“速写爷爷——黄理国温州书城写生展”在书城内举办。现场展出的600多幅写生作品,吸引大家看见书香陪伴的光阴故事。从2008年开始,黄理国几乎每晚都在温州书城写生,用画笔记录每一个最美阅读身影,被读者亲切地称为“速写爷爷”。
“这场画展是温州书城探索‘书店+’经营发展新路径的有益尝试。书城的战略定位从‘以图书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经营思路也从‘图书超市模式’向‘文化空间模式’转变。”温州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丽丹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温州书城的定位是打造新时代复合式文化新空间,是集图书阅读、文化体验、文化商业于一体的文化消费综合体。
地方风土人情的文化窗口。温州书城所在的温州市鹿城区素有“东瓯名镇”之美称,书城围绕温州文化做内容,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选品陈列都融入了瓯越文化和本土非遗元素。如书城一楼的门面位置是非遗创意坊,以非遗时光传“书”局为主题,重点展示1000多册非遗图书与代表性非遗文创产品和温州新华书店老物件、老照片。
“文化铸魂,书城围绕温州文化做内容,不仅提高了门店的辨识度,更成为地方风土人情的文化窗口。”温州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峰介绍说,为充分发挥新华书店的品牌优势、资源优势,书城创建了“1+8+9+N”的文化服务力量。像非遗创意坊这样的文化体验空间,在7000平方米的温州书城内有9个,这就是“1 + 8 + 9 + N”里面的“9”。如瓯江红党建书苑、百工坊、研学坊、人文阶梯等,每个空间主题不同,都注入了温州特色非遗元素。“我们还通过空间出租为客户提供增值文化配套服务,或与第三方跨界合作,提供更多文化价值。”
依托不同主题空间,温州书城定期邀请温州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系列品牌活动,如“非遗+党日活动”“非遗+阅读分享”“非遗+研学”“非遗+市集”等。2022年至今,书城已开展非遗主题活动150余场,近4万人次参加,初步形成了非遗展示展览+宣传教育+文创销售+市集交流+活动体验等全生态链。其中,通过木活字印刷和竹丝镶嵌工艺制成的文创更是作为温州文化礼被温州书城研学的“非遗小使者”带着走进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赠予大使夫人。
服务队伍注入活力创新力。温州书城是温州新华书店的旗舰店,先后被评为温州市重点文化企业、温州市优秀特色书店等。近年来,书城还先后落地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非遗体验基地、非遗百家坊、文化驿站、温州城市大学社会文化实训基地等。
要让文化阵地发挥更大效能,需要强有力的文化团队做依托。“这个‘1’就是书城于2022年年初由7位青年员工组建的8090文化服务队。”成立队伍的初衷,王丽丹表示,主要有3个方面原因。首先是引流,线上线下经营存在差异,书城的线下内容和服务是核心竞争力,需要有团队支撑。其次,书城现有人员整体结构比较老化、思想相对固化,团队成长要注入活力和创新力量。再次则是响应号召,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要求各门店开拓研学项目,做好“书店学堂”,丰富学生们的第二课堂。
依托8090文化服务队,温州书城将研学作为试点开拓市场。3月书城组织的“雷锋精神,绽放光芒”主题研学活动有400多位学生参加。活动分为“走进来”,在书城共读一本书《雷锋日记》,亲手制作雷锋包;“走出去”,到历史文化街区开展义卖等内容,寓教于乐,活动受到家长和孩子们欢迎。
在组建书城年轻团队的同时,还要积极用好社会资源。“N”是温州书城整合国家级、省级、市级的N位名家组建的资源库。通过举办活动,书城凝聚了一批名家资源,如出版社编辑、作家、温州籍文化名人、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助力文化活动的开展。
菜单式文化课有颜又有料。“从3月底到5月底,我们准备了近30场文化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火热氛围。”王丽丹表示,为了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书城推出了八大类80多个主题文化菜单式课程。常态化的八大类就是“1+8+9+N”里面的“8”。成人课程包含特色课程和综合课程,有“红色剧本体验研习”“书店里的党日活动”“书店里的非遗”等。学生的研学课程分类、分级、分层开展,核心课程如“书店职业体验——少年店长”“科普美学体验——夜访昆虫记”“地方课程——骄傲温州”等,场场火爆,一位难求。研学活动2022年至今已经举办520余期,让书店有颜又有料。
为了提高群众参与度,温州书城还承办了历届“我是小小书香大使”评比、温州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比赛等,多次参与创意主题市集。2023年,书城联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组织线上线下阅读及举办各类特色文化活动280余场。
金峰表示,温州书城将进一步打造和提升现有文化空间,探索“书店+”发展经营新路径,以书为核心,将书店的资源与文化服务、创新活动相结合,精准引流,持续输出,不断提升服务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