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南海Ⅰ号”船说:从中国水下考古看海上丝绸之路》
微小切口呈现大宋风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4-19
大宋淳熙十年(1183),一艘当日从泉州出发的商船在广州补充了一些铁器和美酒后继续南行,随即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谁也没想到,再次听到有关这艘商船的消息,已跨越过840余年的时光,直到1987年的那个春天……“南海Ⅰ号”从1987年被发现到2007年被整体打捞出水,再到如今基本完成发掘,考古工作历时30余年。“车马之迹盈其庭,水陆之物充其俎”,一段展示着南宋富饶的生活生产,中国与中亚、南亚以及非洲等地外贸历史的神秘“船说”也徐徐展开。
《“南海Ⅰ号”船说:从中国水下考古看海上丝绸之路》(广东教育出版社)不仅为读者讲述了一艘保存完整的沉船和大批精美的文物,更重要的是以一手研究资料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生动展示了宋元时期我国跨海贸易全球顶尖“装备制造”,以一个微小切口呈现了大宋风华。
从历史价值上看,书中许多图片和资料均为首次披露。书中展示的陶瓷器、铜铁器、金银器、钱币、动植物残骸等,揭秘了我国宋代海外贸易盛世的繁华,蕴藏中华文明深厚的积攒。出水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陶瓷器,以及整套铜砝码、天秤与沙特塞林港附近出水的几乎一样,大量的铁器,以及各类船员用品、货币等文物,填补了历史人文和丝路研究的空白。
从考古意义看,“南海Ⅰ号”是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对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等都提供了典型标本。本书在全面考证与研究的基础上,阐论了“南海Ⅰ号”从发现到打捞的全过程,提运、发掘中的技术创新以及考古成果与船载文物反映的海外贸易影响,对于中国古代造船史、航海史、物产史、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史等海洋文明史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学术启迪价值。作者魏峻先生,在北京大学完成了11年的考古专业学习后,调整了研究方向,由新石器时代考古转变为水下考古,并于2005—2014年间担任“南海Ⅰ号”考古领队。2019年受到“百家讲坛”栏目邀请录制“考古笔记2”,由于节目时长限制,很多精彩的细节无法呈现。魏峻先生通过调整文本结构,增补大量文献内容,分章列节,最终形成该书书稿。
从现实角度看,本书首次向读者阐明了“南海Ⅰ号”与“中国水下考古”的关系。目前,通过南海窑址的考古发掘重新认识广东地区南宋时期被认为式微的窑业生产面貌,确认“南海Ⅰ号”和以南越国宫署遗址为代表的广州贸易港口出土相关产品来自该地区窑场,开创“三南”(南海窑址、南越国宫署遗址宋代遗迹和“南海Ⅰ号”)合作研究模式。
从出版价值看,本书是一本以“南海Ⅰ号”为专题和载体,研究“南海Ⅰ号”“中国水下考古”“宋代海丝贸易”的书,揭开了中国水下考古由“南海Ⅰ号”的发现而发端,由“南海Ⅰ号”的打捞、考古完成而领先世界的整个过程,从微观上反映出民众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史实。
百舸争流千帆竞,涨海声中万国商。千百年来,像“南海Ⅰ号”一样,往来货船如同珍珠在大海上编织起见证中外交流和“一带一路”发展的历史,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