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渴望有效的科普阅读方法指导,专家学者提出——

“五招”助力青少年走出科普阅读困惑

作者:本报记者 章红雨 孙海悦 尹琨 李美霖 见习记者 蒲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4-19

  近年来,少年儿童科普阅读日益趋热。孩子们在尽享科普阅读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不知所措”的问题。比如,“不知道如何检验自己的阅读效果”“不知道读什么样的书”“不知道好的读书方法”“没有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方向”“读到一半就不想读了”“课外阅读占用学习时间”等,这些来自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教材中心联合开展的“2023年青少年及儿童图书阅读问卷调研”中的信息,反映出少年儿童在阅读科普图书中的困惑,他们渴望获得有效科普阅读方法的指导。

  有关专家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科普阅读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少年儿童在科普阅读时,普遍会遇到上述困惑。这就为学校、家庭、专业机构、出版单位、媒体提出了一个共同课题,如何形成合力,帮助少年儿童解决在科普阅读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他们为此提出了五方面建议。

  一 关注阅读的本质所在

  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社会普遍共识,可是培养不能停留在字面意义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连续25年从事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与研究工作。他认为,出版人要树立用户思维,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牵引,在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需求基础上引导阅读,即从“投喂”读者变为服务读者,满足读者的需求。

  就少年儿童阅读而言,徐升国强调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就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培养孩子阅读的目的和主导思想应该是什么?徐升国认为,年龄小的孩子培养阅读兴趣、习惯和爱好更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但现实是,家长经常认为孩子学习知识更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让阅读变得功利,反而容易败坏孩子阅读的“胃口”。徐升国坦言,有的书销量高是因为家长喜欢,家长认为对孩子有帮助,孩子是否需要反而成为出版社和家长不那么看重的因素。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阅读人口的培养和增长。

  为此,徐升国希望建立更科学、更有利于真正推动全民阅读的方式方法,探索全民创造力、创新力共同提升的阅读培育路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推动阅读。而这条路径的起点,应回归于孩子自身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的成长越来越离不开书,让孩子成为一个终身爱阅读的人,才是阅读的真谛。

  “近5年来有数据支持,科普读物包括科普绘本阅读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且未来这个趋势据我们专业预判要持续10年左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晖说,全民阅读需关注地区差异,特别是教育不发达地区。偏远地区的少年儿童是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中的重点关注和服务对象。目前在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教育资源不足的乡村地区,许多山区孩子的科普图书资源依然贫乏。她建议相关部门多关注城乡少年儿童之间的阅读差距,对阅读资源相对贫乏的偏远地区有针对性地进行配置供给,满足这一地区孩子的科普阅读需求,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民阅读。

  针对少年儿童关心的阅读方法,陈晖提出三个问题:其一,科学重要还是艺术与美重要?其二,知识重要还是技能重要?其三,成绩重要还是享受快乐和培养习惯重要?她认为,这些问题不能回避。

  陈晖建议,科普阅读需充分重视学校教师的主导作用。“目前,哪怕是科普类图书,只要考试不考,有些家长就觉得是闲书,需改变这种阅读上的认识误区。此外,更多的受众会首选价廉物美、性价比高的图书。但是对学生群体而言,兴趣爱好和考试如何平衡仍然是一个问题。”陈晖坦言道。

  二 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

  如何平衡兴趣爱好与考试的关系?特级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连中国建议,把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起来。这样做的结果,让中小学生既可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提升他们对阅读意义的理解。

  “现在中小学生接触书的途径和渠道很多,买书也变得更为容易。但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浅表化和功利化的阅读比较多。”连中国坦言,浅表化和功利化阅读是基于中小学生“分数至上”的心理逻辑,真实的状况却是高分考生很难出现。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考生对于阅读内容缺少更内在的理解。为此他建议,阅读的最终落脚点需放在中小学生素养获得整体性提升方面,即“为人而读,因分成长”。

  在连中国看来,阅读首先是进入,进入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离开,是为了让学生遇见一个世界,打开一个世界。一本好书,让你因为遇见它而有所改变,这也是阅读最核心的价值。信息类、知识类的阅读只是阅读的基础层面。探其根本,阅读是一件很专业、很私人化的事情。

  对此,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语文教研员、北京语文现代化研究会副会长吴琳表示赞同。吴琳认为,除引导学生对图书进行精读外,学校老师也要利用一定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策略,比如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等。老师的指导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和策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寻找答案。

  根据多年教学体会,吴琳认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有助于培养阅读兴趣。例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书上勾画、标记,还可以让他们做阅读笔记。以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中国神话传说》为例,这本书共收录了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意义的神话故事57则,包括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孟姜女哭长城、白娘子等。我们引导学生对书中内容进行摘抄,画书中人物的肖像和人物关系图,这样学生就会在画的过程中了解这些神话故事的深刻内涵。

  三 加强学校阅读引导

  记者注意到,受访专家普遍强调学校在引导少年儿童阅读方面的重要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编辑室主任张华娟认为,阅读有一个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可以疏解孩子的心理压力。这几年,在校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突出。孩子们面临升学压力、家庭环境压力、内卷压力等,导致他们的心理抗压性较差,这需要学校通过阅读去疏导。

  “虽然这个事情做起来比较困难,但教育者、出版人还是要去研究、去解决、去缓解、去改善。”在张华娟看来,好书可以打通年龄段的差异,尤其是科普书,它将知识点用一种通俗有趣又精美的方式讲述出来,能够吸引好奇心强的青少年去捧读,应尊重和鼓励孩子们多读科普好书。

  北京市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小学高级教师刘晓丹是位经常领着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老师。她认为,好的阅读有这样几个步骤:首先是选书。例如《像乌鸦一样思考》和《DK博物大百科》两本书,前者书名引人入胜,让孩子情不自禁地联想如何像乌鸦一样思考;后者指向性明确,让孩子快速地了解图书讲的主题。其次需要参考推荐依据。例如参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推荐的图书。再如,现在提倡“STEAM”教育,培养跨领域的能力。“STEAM”教育是指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五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参照这个指导思想引导孩子们阅读,不仅可以学到尽可能多的学科知识,还能在阅读中做到学科融合。

  再次是要把阅读选择权交给孩子。刘晓丹认为,在阅读实践活动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阅读整本书,分享阅读心得,积累整本书的阅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学校要根据学生们的阅读目的和兴趣来制订阅读计划,比如创办每年一次的读书节、“读书大集”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主地去挑选书目,真正把阅读的选择权交给他们。

  四 实现分级阅读功效

  近年来,《中国教育报》副编审张贵勇一直在从事分级阅读研究。他认为,阅读兴趣的培养需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幼儿、小学生与中学生的阅读认知差异较大,这就决定了他们在什么样的年龄读什么书。

  张贵勇以科普书为例,认为适合幼儿阅读的书强调互动性、生活化,需与幼儿的情感与生活经验对接,并带有一定问题意识;小学生阶段的阅读强调阅读兴趣,夯实阅读习惯,可以适当多阅读百科类科普图书,不断打开视野,为长大后的职业选择做基础性参照;中学生阶段注重读与写结合,需解决阅读动力的问题。其中,初中生的科普阅读可以进一步展开,包括但不局限于自然科学和天文地理。考虑到初中英文阅读的重要性,可以阅读一些经典的英文科幻作品;对高中生而言,由于已经涉及到文理科选择和职业发展问题,建议科普阅读与未来的成长方向和职业规划结合起来,比如对于物理、化学的阅读可以更精一些,往深处扎。还可以广泛阅读包括社会学类、经济学类、艺术类、心理学类、信息技术类的图书。张贵勇推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迷人的材料》《元素的盛宴》《乌合之众》等科普图书,他认为这些科普图书对高中生的科学启蒙都会很有帮助。

  “有一些书看书名我就在想,它能不能和现在的幼儿园或者小学学生的认知能力、阅读水平挂钩。其实这就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做文本分析。”据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童书育儿法”创始人陈苗苗介绍,他们针对各年龄段少年儿童做过1000天阅读效应的研究,通过心理分析发现,幼儿阶段更涉及动作思维,小学阶段可能更强调具象,再往上更多是抽象。在陈苗苗看来,分级阅读指导非常重要,比如在图书后面给家长、学生一个阅读指导,甚至附上阅读示范的二维码。

  五 追求科普出版通俗易懂

  “少年儿童科普阅读的细化,说明科普出版无小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期刊中心副主任、《百科知识》杂志社副社长王韧结合多年经验提出,科普图书出版和其他类别图书一样,要倾听读者的声音,而不是“我出什么,你就读什么”。首先是知识的权威性、精准性,其次是通俗性和人文性。科普图书面向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大众读者,而不是学术领域的专家,因此要通俗易懂,而不是用专业术语讲述。对少年儿童读者来说,知道某个知识点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通过这些知识点感受到科学精神的神圣,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科普出版思路上,王韧认为《中国儿童好问题》的做法值得借鉴。这本书以问答形式来编写,从全国征集的1万多个小孩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了1000多个代表性强的问题,每个问题都由相关学科的专家悉心解答,由资深编辑精心加工。这本书旨在鼓励孩子敢提问、爱提问、会提问,让孩子在提问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而不是只告诉孩子一个知识点。

  针对少年儿童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王韧建议,孩子们可以通过倒三角形方法阅读百科类图书。因为百科类图书是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底部,涉及方方面面,便于将来兴趣发展和职业选择。

  从事过出版工作的陈苗苗认为,在阅读指导方面,可以分家长、儿童、教师三个板块。建议家长给孩子选书一定要参考两个指标,即儿童维度和文本维度。儿童维度,要考虑孩子的认知需求、社会性需求、情感需求、语言发展需求等;文本维度,考虑的是为什么选这本书,这涉及孩子的阅读兴趣问题。

  在陈苗苗看来,解决青少年科普阅读困惑,需要学校、家庭、出版机构、媒体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指导服务。以出版机构为例,出版社的职能不仅是生产科普图书,而且要进行文化资源与教育资源的整合。因此,在少儿科普书中附上阅读指导非常重要,这让出版和阅读之间不是只做推广,而是走进每一个家庭,为孩子阅读服务。

  陈苗苗观察到,全学科阅读下,青少年读一本书的速度通常很快,但阅读效果难以内化。此外,之所以有的家长不把孩子的课外阅读视为“刚需”,在于阅读效果难以迁移至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并切实发挥作用。如何推动阅读效果与孩子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从而对孩子的成长真正有帮助?这需要出版社从少年儿童角度提供相应的阅读技巧。比如《西游记》是培养耐挫力非常好的教材。书里面讲了师徒四人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经成功。这让孩子们意识到挫折不全是坏事,它是能从坏事转变成好事的。

  陈苗苗认为,未来出版业要树立“+出版”的思维。这并非意味着出版成为附属品,而是要主动嵌入各行各业。对于少儿科普图书来说,就是要将专业的科学知识与儿童思维、语言、审美、情感进行结合并转化,让科普图书真正成为少年儿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文化载体。

  本版图片均由新华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