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河南周口:
“扫黄打非”进景区 法治护航旅游节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4-18
书展现场,志愿者向游客介绍儿童类书籍,引导家长护助幼儿成长。河南省周口市“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春风送暖,杨柳吐绿。4月11日,首届伏羲文化旅游节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伏羲文化广场落幕。寻根谒祖、祈福纳祥、观光旅游……来自四面八方的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共享这场长达一月有余的春日盛会。
今年适逢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旅游区利用景区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条件,通过创新活动载体、筑牢安全防线,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长效监管网络,进一步推动“扫黄打非”进景区,为伏羲文化旅游节营造文明旅游新环境。
有效扩大宣传覆盖面
据介绍,旅游节期间,全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对外开放,全区所有公共停车场一律免费。志愿者在这些公共场合发放“文明旅游 共建和谐家园”手册和“扫黄打非”宣传页,引导游客们在快乐旅游的同时,做到文明、安全、绿色旅游,弘扬文明新风尚。
“从吃住行到游乐购,只要进入淮阳,服务就无处不在。”淮阳区太昊伏羲始祖旅游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淑文说,“今年旅游节来淮阳的游客呈井喷之势,统计数据显示,仅开幕当天,我们就接待游客40.26万人。”淮阳区“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景区,借助人流量大、文化氛围浓、群众参与度高的有利时机,在旅游节期间推出了一系列“扫黄打非”进景区活动,实现了“扫黄打非”与旅游生态和谐共建的有益探索,有效扩大“扫黄打非”工作基层覆盖面、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扫黄打非’进景区”“e法e同行 护航新征程”……主办方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宣讲,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普及“扫黄打非”知识,动员大家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共同抵制“黄”“非”等不良信息,切实提高广大游客对“扫黄打非”工作知晓率,为首届伏羲文化旅游节增添法治元素,进一步优化景区文化旅游环境。“通过‘扫黄打非’进景区这样的活动,让我明白了非法出版物的害处,回去一定多关注孩子的各类读物,让孩子们远离不良信息。”游客韩亚飞说。
据了解,自活动开展以来,主办方共设置咨询台20个,展出宣传版面100余块,发放宣传品9万余份,提供咨询服务3.8万余人次,受教育群众11万余人,普法宣传活动成为庙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下一步,淮阳区将充分发挥太昊陵5A景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增添‘扫黄打非’元素,让群众在观光休闲的同时,轻松掌握‘扫黄打非’知识,提升景区文化内涵,进一步推动‘扫黄打非’进基层,为游客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淮阳区“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书展把游客变读者
“第二届周口伏羲书展也在庙会上举办,二者实现了完美结合。景区为书展保障了海量客流,输送了潜在读者,不少游客从好奇到沉浸,最后把图书当成了旅游纪念品。品尝文化大餐的同时,游客们的一日游变成了深度游。”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王宏经说。
步入书展展厅现场,文学、社科、艺术、历史……种类丰富,让人目不暇接;综合区、青少年区、特色区……书香浓郁,特色鲜明,淡淡墨香吸引了众多读者。
展厅外,伴着商家热情的叫卖声,热气腾腾的压缩馍、造型独特的泥泥狗、憨态可掬的布老虎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一袋馍馍一提书”,爱读书的中学生邓笑笑此行目标明确。
首次参展的中国友谊出版社北京创美汇品图书有限公司发行总监张小兵介绍,此次书展他们带来了100多个品种的文学、社科、少儿、教辅书籍供读者选购。今年书展活动规模之大、游客之多、惠民力度之大、阅读氛围之浓,让从早8点一直忙到晚8点的张小兵格外兴奋。
此外,书展现场凭借“护苗·绿书签”,读者可以享受购书六折优惠,还可以向现场志愿者学习鉴别侵权盗版书籍及非法出版物的方法。书展、庙会、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读者直呼不虚此行。“书展把游客变成了读者,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一口气挑选了20多本心仪图书,邓笑笑收获满满,“这才是真正的馍香书更香。”
据淮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区长王晖介绍,今年的第二届周口伏羲书展活动以“有质量的阅读,有深度的思考”为主题,推出了购书补贴、免费学习鉴别非法书籍的优惠政策,旨在激发广大游客读书热情,引导群众好读书、读好书。
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网上的不明链接,千万不要点。”“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自觉做到文明上网、依法上网。”每天早上8点开始,伏羲文化广场电子大屏滚动播放的《天上掉“馅”饼》等网络安全宣传片,总会吸引不少游客驻足。
节会期间,为给来淮阳的直播团队提供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淮阳区提供中国移动等信号增强车3辆,演播舞台2个,LED屏8个;通过召开主播规范管理座谈会、普法宣传活动,引导大家自觉抵制直播低俗、庸俗、媚俗行为,用镜头展示淮阳自然风光、文化特色、民俗风尚、著名景点以及周边设施等情况,为游客提供全面信息,打造淮阳特色直播文化名片。
淮阳区“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网信、公安、城管、工信、市场监管、文化执法、景区等部门紧盯伏羲文化公园直播区域,重点检查传播低俗内容、危害社会治安、存在安全隐患、有损伏羲文化形象的直播行为。
“在淮阳期间,我切实感受到了淮阳区委、区政府提供的便利和帮助,深深感受到了淮阳人民的热情好客,一定会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大力宣传推介淮阳历史文化,为伏羲文化旅游节增光添彩。”主播宣娟说。
据统计,一段时间以来,淮阳区“扫黄打非”办公室、网信办等部门共组织召开座谈会5次,开展普法宣传7次,联合执法17次,在检查中制止妆容不整、语言低俗直播39场次,警告提醒直播表演者42人,移交处理2人。当前,淮阳区已创设12个相关管理制度,引导28家网络主播团队建立内控机制,指导25家平台直播间建立带货消费争议在线解决机制,保证了网络直播及互动环境绿色、健康、文明、有序。
淮阳区“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淮阳区将持续完善驻淮网络主播数据库,对直播平台实施关注监测,实行“红黑榜”管理,为大型活动期间申请驻淮主播提供重要审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