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山东菏泽:
以特色产业为抓手促进民间文艺版权转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4-18
韩国瑞创作的东明粮画作品《龙行龘龘 五谷丰登》。 韩国瑞 供图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汉服产品。
山东曹县洛如嫣汉服 供图
“菏泽民间文艺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汉服、木雕、柳编、工笔牡丹画、鲁锦、粮画等较为完善的民间艺术产业集群。”提起菏泽民间文艺特色项目,山东省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如是说。
菏泽的民间文艺历史悠久,种类多样,在2023年11月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国际版权论坛上,山东菏泽入选2023年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
近日,菏泽市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动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夯实民间文艺版权工作基础,加大版权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升版权服务保障的能力水平,强化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强做大民间文艺版权产业,着力打造民间文艺特色项目,强化民间文艺人才培育,拓宽版权增值转化渠道;持续强化版权执法保护力度;全面讲好菏泽市的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故事。
据了解,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会在菏泽市的10个县区内开展,主要工作是做好菏泽市的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民间文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体来说,在试点工作中,将会打造民间文艺版权作品登记服务网络、探索建立民间文艺版权交易中心、积极提升民间文艺版权快速维权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优势,建立民间文艺版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健全民间文艺版权管理体系,以加大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力度;同时,探索版权创新激励政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民间文艺版权人才队伍建设,以推动民间文艺版权创新运用;促进民间文艺版权转化运用,探索建立民间文艺版权数据库,打造特色转化项目,促进民间文艺版权转化运用。
菏泽不仅有丰富的民间文艺资源,更为难得的是,当地还有扎实的产业基础。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就以曹县汉服为例,曹县共有汉服企业2282家,其中原创汉服加工企业1578家,网店13989个,汉服从业者接近10万人,已经形成了原创研发、设计制作、辅料辅具、体现展示、网络营销等完整的产业链集群。除此之外,巨野工笔牡丹画、曹县木雕、东明粮画等产业基础也不错。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将在进一步打造提升上述项目的基础上,再关注鲁锦、剪纸、柳编、陶瓷、牡丹等产业的版权转化工作。
尽管有着不错的产业基础,但推进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少急难愁盼问题需要解决。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说,目前民间文艺存在表现形式创新不够,依托民间文艺开发的产品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情况;民间文艺产业版权保护意识和创新成果转化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民间文艺产业的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先进的问题需要重视,不少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待完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民间文艺产业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增强。
“强化组织协调、要素保障、经验推广,努力打造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高地,为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提供菏泽经验。”菏泽市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要求,为解决问题提出了方案,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吹响了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