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作家徐贵祥创作儿童文学《老街书楼》——

一本生动的“阅读改变人生”教科书

作者:本报记者 刘蓓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4-15

  继《琴声飞过旷野》《晨语》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贵祥,最近又为小读者创作了一本儿童文学——《老街书楼》。书中故事发生地在徐贵祥故乡皖西小镇,这本书也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该书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专家们以“文学传递温暖,阅读点亮人生”为主题分享了对该书的看法。

  写得最像儿童小说的小说

  一群顽皮的乡村少年,从最初以老街书楼“打仗”游戏为乐,到某天他们接触到图书,发现书中有无限精彩的世界,从此一头扎进书海……阅读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也影响了他们的人生。

  《老街书楼》以书香润童年为主旨,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将文化与文学对一群少年的成长、成才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时代巨变相融合,展现了文化的凝聚力和文学的吸引力,及其在指引人、塑造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徐贵祥介绍,《老街书楼》的主要意象是他的故乡安徽省霍邱县洪集镇的一个红顶小楼。在他童年时,这个神秘小楼里存放了一批书,这批书是他童年阅读的深刻烙印,也是形成《老街书楼》的重要原因。

  一位出版社总编辑对徐贵祥说:“这是你写得最像儿童小说的小说,因为你的生活中有真实的老街和书楼。”徐贵祥的回答是:“我感谢我的童年,感谢我的红楼和红楼一角,给了我阳光明媚的创作底色。”

  展现开卷有益价值

  书中虽然未提“阅读改变人生”的字眼,但它的故事就是一本生动的“阅读改变人生”的教科书。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表示,作者从孩子的角度来创作故事,摒弃成人说教口吻,展现开卷有益的价值和意义,希望这本书能唤起更多人对阅读的重视,让阅读在我们的民族深深扎根。

  在中国作家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看来,《老街书楼》作为一部少儿文学,在徐贵祥的创作序列中绽放出了新的可能,这本作品继续书写了人类文学的永恒母题——成长。在创作中,作者唤醒了个人的记忆,童年时的老街和红楼由此触发了大量的创作灵感。

  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认为,作者笔下的两个特殊地标——老街和书楼,是童年阅读生活的大舞台,主人公和他的伙伴们在这个儿童天地里自由穿梭。他们用阅读和书籍丰富自己的内心,也确定了各自的人生目标,最后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越来越多的优秀成人文学作家,投身儿童文学创作,在资深出版人海飞看来,这大大提升了儿童文学的品位、拓宽了儿童文学的创作视野。他认为,《老街书楼》的问世,不仅是儿童文学界的一个重要收获,也会对儿童阅读起到有力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