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省级党刊转型发展路径初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4-03
近年来,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的深刻变化,各级党刊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努力使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2020年10月,根据山西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有关方案,中共山西省委前进期刊总社、前进杂志社、支部建设杂志社、山西省文化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山西省社科信息咨询服务中心5家单位重组整合为中共山西省委党刊社(以下简称党刊社),负责编辑、出版、发行《前进》《支部建设》《新闻采编》杂志,承担党刊新媒体建设工作,代管《映像》杂志社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后,其根据自身实际,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党刊转型,走出了一条实践创新路。
以内容建设为根本
增强党刊权威性影响力覆盖面
党刊权不权威、好不好看、有没有指导性、受众喜不喜欢,内容起着决定作用。近年来,党刊社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刊导向,紧紧锚定“办好党刊”这一核心职责,聚焦山西省委中心工作的宣传阐释,开展主题策划、设置专栏专刊、组稿约稿写稿,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努力出优品出精品,着力推动新时代党刊高质量发展。
首先在党刊权威性上下功夫。党刊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机构地位、信息来源等方面的权威性。党刊社始终坚持“党刊姓党,政治家办刊”原则,通过突出政治性、提升思想性、增强实践性,持续巩固党刊权威性。所属各刊立足自身定位,努力扮演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稿件来源上,党刊社坚持“权威渠道、权威作者”。《前进》以省内地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各厅局党组、各市(县)党委中心组、高校科研院所副高以上专家学者署名文章为主要稿件来源;《支部建设》各刊分别以全省组织系统、国资国企系统、纪检监察系统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署名文章为主要稿件来源;《新闻采编》以省内外新闻院校、新闻出版界副高或博士以上专家学者研究文章为主要稿件来源;《映像》则以“名人写、写名人”为原则,重点刊发省内外文学界名家名人作品。以上措施使得党刊办刊水平逐步提高,权威性指导性大大提升。
其次在内容的原创性上下功夫。在网络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新空间、移动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的今天,作为主流媒体的党刊更应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用权威原创内容进一步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坚持内容为王,党刊社一方面不断加强与省直各厅局、各市(县)的日常联系,及时刊发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厅局、市(县)领导或党委中心组署名文章;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核心作者群建设,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约稿、建微信群等方式,汇聚了辛鸣、陈曙光、刘晓哲等一批省内外优质专家学者,为纸刊撰写理论文章。坚持原创为本,党刊社鼓励编辑记者投身基层一线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主题采访文章。如各刊先后设立“本刊报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县城看发展”“兴晋专论”等专栏,近年先后刊发本刊记者调研采访文章《蔡家崖:红色基因催动绿色生机》《宋家沟的新气象》《云州盛开“致富花”》《黄河岸边枣芽茶香》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优质稿件。
最后在宣传时效性上下功夫。作为省委主管主办的主流媒体,党刊社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充分发挥所属各刊和新媒体平台的属性特点,及时向受众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党的二十大期间,《前进》迅速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刊,成为党员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掌中宝”;山西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召开后,《前进》第一时间策划推出学习贯彻省委全会精神专栏,及时刊发一批较有分量的解读文章,做到了全省首家、独家。
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
在平台建设上下功夫
当前,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党刊社应势而动,在组织架构上增设了新媒体室,负责所属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维护、发展规划、项目拓展等事项;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全社办新媒体、全员办新媒体”,举全社之力支持党刊转型,全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运营理念上坚持移动优先策略,着力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努力使党刊插上移动传播的“翅膀”,影响力和覆盖面迅速拓展,助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党刊社在学习兄弟刊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立足实际、多方学习、整合资源、扎实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各项工作,初步形成了“全社办新媒体、全员办新媒体”的格局。
首先平台建设有新进展。近年来,党刊社积极主动与人民日报社、“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今日头条、腾讯公司等合作,开设了“前进杂志”人民号、“山西党刊”学习强国号、“前进杂志”头条号、“前进杂志”微信公众号、“支部建设杂志”微信公众号、“映像PICS”微信公众号,构建起了“三微三号”新媒体传播矩阵,有效扩大了党刊的影响力。
其次覆盖面有新提升。各新媒体平台坚持“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牢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24年1月,“山西党刊”学习强国号订阅数已近3227万,阅读量494.7万人次,单篇最高阅读量28.5万人次,篇均阅读量2100多人次;“前进杂志”“支部建设杂志”微信公众号关注数均比去年翻了一番。
以开门办刊为原则
提高借力发展水平
开门办报办刊,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一种体现,是我党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也是媒体做大做强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近年来,党刊社以“开门办刊,开门办新媒体”为原则,主动“走出去”“走上去”“走下去”“请进来”,力争打通上下,连接各方,不断汇聚众智,提高借力发展水平。
虚心纳谏广集众智。2023年,党刊社先后在苏州大学举办《前进》学刊用刊培训班,召开《前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支部建设》提高办刊质量座谈会,邀请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省内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兄弟省(市)党刊负责人、读者代表等,就提高办刊质量,推动党刊高质量发展进行座谈。《新闻采编》编辑部积极赴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高校开展调研、座谈,与学院负责人、专家交流探讨,为把《新闻采编》打造成国内一流新闻学术期刊迈出坚实一步。
合作采访硕果累累。党刊社先后两次和求是杂志社开展联合调研采访活动,由我社采写报送、两社记者联合署名的《云冈石窟“活”起来》《让锦绣太原美景重现》,分别在《求是》杂志2022年第9期和2023年第10期刊发。《云冈石窟“活”起来》得到时任山西省委书记林武等省领导的批示。党刊社先后和阳泉市委宣传部、吕梁日报社、晋中日报社、河津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合作调研,采写、刊发的《“红色吕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格盟国际能源:全力打造清洁低碳综合能源服务商》等联合署名文章分别被《吕梁日报》、“山西国资”微信公众号全文转载,受到有关市(县)的肯定和欢迎。
媒体融合成果初显。新媒体编辑团队主动出击,采用“项目制+小分队协作”的办法,先后与山西省委讲师团、省委宣传部出版处深度合作,成功承办第三届山西省理论宣讲大赛线上展播和投票评选活动、山西省2023年全民阅读系列推荐活动、“书香山西”宣传语征集活动等,累计吸引1156万人次为选手投票,受到全省社科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我们将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守正创新、胸怀大局、顺应大势,积极主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持续推进媒体融合步伐,把党刊的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切实提高党刊的权威性、覆盖面和影响力,为新时代山西宣传贡献党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