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局:推动产业创新性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李雪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3-26

  过去的一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局(以下简称江苏局)网络视听工作紧扣主题主线,坚持政治引领、法治监管、精准服务,在推进主题主线宣传、精品创作生产、机构监管共治、产业发展促进等方面奋发作为,积极担负起新时代网络视听工作的政治责任和文化使命,全力推动江苏网络视听事业产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


  政治引领更坚定


  突出首页首屏建设,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宣传。全省持证网站及APP在首页首屏突出位置开设专题专栏,日常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宣传,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全省持证网站在首页首屏开设相关主题宣传栏目40多个,发布稿件4773多条,部分栏目“滚动播报区”实时更新动态消息,年发布信息10万多条。

  开展2023“十佳”栏目(节目)推选活动,持续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各持证网站围绕“奋进新征程·创美向未来”活动主题,积极推送栏目(节目)44个,《寻找最可爱的人》《我苏漫评》等10部作品被评为“十佳”栏目(节目)。

  开展2023长三角白鱀豚原创网络视频大赛,持续打造“视听中国·创美江苏”白鱀豚数字文化品牌。大赛以“光影长三角·创美向未来”为主题,以富有传播力的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长三角故事和新江苏故事。大赛共收到各类参赛作品2003部,评出各类奖项30个。同时,大赛还被列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视听中国”优秀短视频征集展示十大系列品牌活动之一。


  精品创作更丰富


  加强引导,管理服务不断优化。江苏局始终坚持把服务网络视听精品创作生产作为中心任务,聚焦内容生产,出台系列举措,繁荣精品创作。进一步优化主题创作规划引导机制,不断完善全省重点网络视听项目库,对重点项目从创意发掘、项目规划、论证研讨等多方面把关定向,在项目创作生产全过程全阶段提供政策指导、审核协调、资源对接等精准服务,做到一月一报告,一季一会商,半年一总结,推动网络剧片精品创作生产。

  控量提质,审核效能不断提升。2023年,江苏省网络剧片申报备案592部,初审通过报送总局211部,获得立项备案155部,通过率73.46%;全省网络剧片申报成片审核44部,通过上线审核26部。审核通过境外动画片43部,审核通过首次登记香港电影14部,审核通过二次登记境外影视剧123部。经江苏审核通过的原创剧片与境外剧在网上普遍反响良好。原创剧《庭外》《破事精英》《请君》广受好评,引进动画片《致不灭的你》入围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动画片/最佳动画剧本)。

  评优推优,扶持奖励不断突破。江苏局认真组织各项推优评选,共收到作品668部,评审推荐58部报总局。《曾少年之小时候》《司法所的故事》等15部入选总局优秀网络视听作品。《请君》《庭外》《茶婆婆渔婆婆蚕婆婆》3部作品获江苏优秀文艺成果,《重启·少年》《大阿福传》《了不起的赶路人》3部作品入选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重点支持(资助)项目。10个网络视听项目得到2023年度现代服务业(广播电视)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奖励。


  行业治理更有力


  加强监测监管,提升治理能力。一方面,持续加强对持证网络视听平台监管,做好内容安全风险防范。江苏省广播电视监测台对全省92家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机构、1家备案机构开办的67家网站(含38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网站)、90个移动端APP(含62个县级融媒体中心APP),以及重点微博账号、微信账号和抖音、头条账号,配合各专项进行监测。另一方面,加强负面清单库建设。江苏省广播电视监测台AI模型特征库(负面清单库)建成人脸模板、敏感关键词库2万多个,已完成1200余万个网络视听节目内容的多方位监测。

  开展专项整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2023年,江苏局开展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治理、IPTV传播秩序专项整治、涉未成年人淫秽制品专项整治、非法互联网电视应用软件和终端设备专项治理等多个专项整治工作,着力打造清朗网络视听空间。

  开展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工作。江苏局组织江苏IPTV分平台、江苏有线、江苏电信及江苏联通等运营主体就治理电视“套娃”部署落实治理工作。同时,督促百视通江苏驻地公司、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就百视通江苏用户、华为智慧屏积极开展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工作,根据总局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工作指南2.0,督促运营主体应改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