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研讨彭学明长篇小说《爹》——

凝望湘西热土 描摹历史画卷

作者:本报记者 孙海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3-22

  礼赞家国情怀、抒写百年画卷,长篇小说《爹》堪称一部宏阔的湘西父辈史诗。3月19日,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山东出版集团承办的彭学明长篇小说《爹》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该书展开研讨。

  全景式为湘西人物风土立传

  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创作的《爹》是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作品,并获评2023年12月“中国好书”。小说时间跨度从抗日战争延伸至上世纪90年代,将嘉善阻击战、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有机串联起来,切进宏阔的中国历史和伟大时代,虚实相间地记叙爹和湘西父辈们为国为家手足相守、生死相依、血脉相连,呈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人民群众推动时代、创造历史、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

  除了家族纪录外,《爹》一书内容还涉及湘西地理、风俗、传说等,可以说是首部全景式为湘西人物风土立传的原创作品,既是献给湘西父辈的生命长歌,也是铭刻湘西大地的百年史记,更是中华民族的恢宏画卷、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彭学明著有长篇纪实散文《娘》,该书自2011年出版以来已累计销售200余万册。在作者笔下,《娘》重情,《爹》重义;《娘》写家事,《爹》写国事。《娘》和《爹》相映生辉、双峰并峙。

  独具历史学社会学及文学价值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彦,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守田,以及多位评论界、文学界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爹》的创作水准和艺术特色,认为这是一部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原创长篇小说,是深思与深情一体、感染力与震撼力交融的优秀长篇。

  《爹》借“寻父”的因由,以饱蘸深情的笔墨,书写了湘西父辈的精彩人生,而以“爹”为代表的父辈的传奇经历也正是中华民族苦难历程的写照。这使小说大大超越了个人形象、个人命运的书写,成为一部具有多维阐释空间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学价值。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在文体上,《爹》打通了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界限,从而打开了小说创作的新空间,是具有创新性、风格性的长篇小说文本。小说对复杂故事线索的节奏分明的推进,显示了作者强大的结构能力。作者在自然流畅的叙述中隐藏着高超的文学技巧,而全书所采用的民间叙事的语言和视角,也构成了朴素的价值判断和较高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