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历史哲学深处 感悟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从历史深处走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谈话录》有声读物的点滴体会

作者:宋秀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3-18

  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为在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明了方向。

  站在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视野中,我们策划编创了《从历史深处走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谈话录》有声读物。该作品文稿为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先达先生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臧峰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问题作的6篇学术对话结集。两代学人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与历史深处的哲学心语、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探索与新时代哲学的现实关注、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哲学沉思、文化的实践转化与制度文明的时代建构、历史科学的前提与历史思维的时代性、学术自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百年探索等话题展开深入的学术对话。内容深入浅出,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关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从中可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魅力与创新探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真知灼见。

  在有声读物中,演播者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不仅需要用声音传递文字内容,更需要用情感、智慧和艺术将文字的内涵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此,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广播电视台的播音指导白钢先生,作为有声读物的演播者之一。

  白钢的播音作品多次荣获中国广播电视金话筒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广播奖、华表奖等殊荣,充分证明了他在播音艺术方面的卓越才华和深厚造诣,其部分作品入选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

  白钢在《从历史深处走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谈话录》有声读物中的演播表现更是可圈可点。比如,陈先达先生在谈到辩证法时认为,研究文化传统问题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添加新的“传统”,而不是以一种“传统”否定和取代另一种“传统”。伴随着白钢清晰悦耳、温和而充满磁性的嗓音,读者深深陷入他营造的氛围当中。这种氛围似乎有意而为,实则天性使然。

  比如,陈先达先生在谈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时认为,实践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两者应该统一。用最通俗的话说,实践标准注重事实,而逻辑证明注重说理。如果只能举出事实,而不能说理,或有理说不出,在重大理论问题的证明上是有缺陷的。白钢声情并茂的演播,不仅极具吸引力与亲和力,更透露出一种儒雅与睿智的气质。

  再比如,对于哲学的运用,陈先达先生认为,只有来自问题中的哲学、哲学中的问题才有生命力和现实性。哲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回答现实中的问题,而不是构建纯粹的理论体系。白钢对文字的精准理解和把握,使他能够捕捉到文字中的核心信息,并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将其传递给听众。

  通过白钢的演播,整个作品都变得鲜活了起来,仿佛获得了生命。即便是枯燥乏味的哲学问题,也能变得轻松有趣。读者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接纳这些思想精髓,还能从中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智慧和力量。

  在演播者的引领下,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时而走向历史深处,时而又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享受着知识的洗礼与文化的熏陶,轻松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魅力与现实价值。

  (作者系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