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社科出版:
抓好规划落实 突出“头部产品”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29
在全民阅读的春风下,读者对于好书的需求越发强烈,而人文社科类图书也乘风而上。读者的需求激发着相关单位做好选题的动力与决心,《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出版单位对人文社科类选题的规划信心十足,有思路、有重点、有支撑,准备在2024年打一场亮眼的仗。
有思路
打有把握的仗
在采访中,不少出版单位都向记者展示了其在人文社科类选题上的整体规划思路。在他们看来,清晰的思路更能展现人文社科类的选题优势。
清晰的思路来自持续推进优势选题,完善重点项目,推陈出新。“商务印书馆的总体思路是出版精品图书,发展稳中求进,以转型应对挑战。”商务印书馆总编室主任孙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简而言之,就是继续强调对大项目的推进和落实,加强选题规划,抓住“头部产品”,实现内容创新;在重点着眼于保质保量地推进落实“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重点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优势产品线建设、新产品线完善,推出更多精品图书。
清晰的思路还来自对自身优势的理解,紧跟政策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龙杰告诉记者,高教社新一年人文社科的选题思路是围绕当代学术大势,坚守精品立场,打造具有学术话语权的学术品牌,呈现当代中国学术繁荣,促进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我们也会紧跟国家发展战略,致力于将中国人文社科前沿领域成果向海外推介,实现凝聚中国智慧、体现中国价值的优秀原创性学术成果走出去。”
清晰的思路还来自挖掘地方文化优势,以品牌化实现对高质量发展的坚守。山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梁晋华告诉记者,内容的经典性与创新性是其策划选题的重要标准。今年山西人民社的目标就是做经典书,不做快餐书。“在人文社科方面的选题思路上,我们从‘经典复活’‘挖掘新锐’‘引进外版’三个维度,去发现优质内容、开发潜力作者。”梁晋华说,目前山西人民社正在推动的重点品种,有历史类的“溯源”系列、法律类的“方圆”系列以及文博产品线。而总的方向是依托出版集团的“晋版振兴”计划,逐步实现该社图书的品牌化与市场化,争取用3到5年时间,形成品牌影响力。
有重点
做出亮点与新意
明确思路的同时,众多出版单位也制订重点选题落实计划,让选题出彩。文津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忠波表示,2024年,该社将着重打造北京古籍出版矩阵。在具体做法上,文津社将精选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和稀缺性的古籍文献,同时打造北京文化特色产品线;深挖北京文化的内涵和资源,打造“北京中轴线”产品套系,高质量完成“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图典”系列、“北京舆图集成”系列等北京市重点项目。
主题出版与人文社科结合成为重点。孙舸表示,商务印书馆新一年将落实用理论、学术、大众等多种形式“讲政治”的主题出版总体选题部署。“我们会做好‘区域国别研究书系’、‘知识驱动乡村振兴·理论方法’、‘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与一体化研究’、《可大可久之道:中国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出版图书出版工作。”
学术出版也成为选题重点。龙杰表示,高教社着力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扩大以“荟萃当代优秀成果,彰显盛世学术繁荣”为宗旨的大型学术丛书“稷下文库”的规模,展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成果,如“文武之道”古籍丛书、“唐宋文学编年系地谱丛刊”、“中华法系论丛”等。
融合出版成为重点。江西高校出版社社科图书中心负责人邓玉琼表示,融合出版是需要全行业思考并参与的重点事业,这也反映在人文社科的重点选题中。如江西高校社《老一辈出版家口述实录》是该社第一部全方位投入运行的大型融合出版项目,包括口述文字采访、口述视频录制剪辑、口述视频上传并公开、口述文字整理成书等多个环节。“我们对此参与度深,项目融合度高。未来我们计划将《洪深全集》做成深度融合项目,包括数据库搭建,开发有声书、电子书产品。”
有支撑
助力选题出彩
好的制度是好选题落地的保障。对此,出版单位从制度、渠道、营销多层面规划,来确保优秀选题的落地。
强化意识形态管理。邓玉琼表示,江西高校社持续提高认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扛牢扛稳“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责任编辑、三级审稿制度,压实“三校一读”制度,规范印刷发行行为。
优化流程。孙舸表示,商务印书馆在编辑方面注重项目落实,并上线新的信息管理系统,助力选题落地出彩。“我们通过工作流程的逻辑梳理和再造,打通关键节点,简化冗余流程,完善管理架构,实现编印发结全流程一体化管理,以数字化生产管理平台水平的提升助力提高生产效率。”
注重人才培养。内容是选题的关键,而编辑则是将好内容变成好图书的关键。王忠波表示,文津社将以资深编辑为骨干,将优势领域做优做强。“同时为了提高市场的敏锐度,我们优化了编辑的年龄结构,引进了一批富有冲劲的青年编辑,带来了更为贴近读者与市场的工作方法和营销理念。”
做好营销。据悉,高教社在渠道方面则是探索学术产品市场营销渠道,借助书展、学术研讨会、品牌活动,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实现关联销售;依托高教社新媒体矩阵式营销模式,促使传播范围不断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