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呦呦两地声 灼灼少年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22
主题:讲述两地少年的灼灼成长
嘉宾:少儿出版人、原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海飞(中)
出版人、《儿童文学》杂志原主编 徐德霞(左二)
儿童文学作家、《会发光的声音》作者 赵菱 (右二)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 王泳波(右一)
主持:《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刘子靖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青少年学生阅读工作深入开展,引导鼓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近年来,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带着最新力作,频频亮相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等专业访谈,展现了苏少社儿童文学原创重镇的实力。
1月11日,少儿出版人、原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海飞,出版人、《儿童文学》杂志原主编徐德霞,儿童文学作家、《会发光的声音》作者赵菱,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泳波做客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围绕苏少社出版的新书——《会发光的声音》,共同探索童书创作的新路径。
一部跨越山海、两省相拥的深情之作
两个小学生演讲团,一个别开生面的“空中课堂”,串联起江苏、西藏两地孩子纯真的情谊。《会发光的声音》一书将目光聚焦于新时代红领巾讲解员的学习生活。在江苏南京和西藏拉萨的两所小学里,分别成立了“奇迹童声”和“雪域梦想”演讲团,团员们不但讲述独特的成长故事,还讲述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民族团结故事和先锋人物故事等,让历史和今天在童声讲述中交相辉映。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孩子们一路探索语言的魅力,领悟生活的真谛,展现出少年儿童自信阳光、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海飞一直关注当下中青年作家的创作和成长,在谈到《会发光的声音》相比赵菱以前作品的突破和创新之处时,他从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首先,该书是写中华民族团结的题材,这个题材很独特也很难写,书中讲述了南京、拉萨两个城市的孩子,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在奇妙的童声中融入民族团结的独特视角,给人强烈的新鲜感。
其次,这部作品密切贴近少先队活动的文学视野,少先队是庞大的组织,少先队在新时代怎么开展活动?这个值得全社会关注,关爱少年儿童是一个国家强大的表现,是一个民族强大的表现。
再次,贴近演讲艺术的文学语言,这本书将为少年儿童提供经典的写作范本,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习好的文笔。赵菱在探索儿童文学如何帮助孩子学习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赵菱与大家分享了本书的创作心路。《会发光的声音》缘起2021年春天,赵菱在收集资料时发现全国有几千万名少先队员注册参加“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她还了解到西藏和江苏的孩子们有很多线上、线下的学习交流,“空中课堂”的想法在她的脑海中有了雏形。为此,她走访了拉萨、南京、常州的多所中小学,采访了许多师生,了解到很多援藏的感人故事。“走访过程中,我了解到很多生动的细节,这部作品真正写完用了三年时间。我塑造了四个藏族的孩子和四个汉族的孩子,其中有喜欢赛马的男孩,讲述牦牛博物馆的男孩,被援藏工作改变命运的女孩,小时候生活在卡车上的女孩等等。”
可以说,《会发光的声音》是一部跨越山海、两省相拥的深情之作。当被问及创作思路与目的,赵菱则明确地回答:“我想展现孩子们自信、阳光的面貌,想创作一部以新时代孩子为主人公的作品,塑造新时代孩子生动、鲜活的形象,反映出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我在创作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到,汉族同胞和藏族同胞心连心,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
为孩子健康成长打好精神底色
“该作品不仅描绘了宏阔壮美的时代图景,也表达了民族团结的主题,更是艺术性地表现了新时代少年的灼灼成长。”徐德霞这样评价《会发光的声音》。她认为,该书正如其名一样,是会发光的书,因为书里有思想之光、人物之光、时代之光。说到思想之光,这本书在主题出版中是思想内涵最厚实的书,它包含了多重“主题”,有大爱之心、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等,每一个都是很好的主题。
在谈到《会发光的声音》的时代之光时,徐德霞表示,这部作品的时代气息是扑面而来的,它把最具有时代标志的元素都融入其中,比如“空中课堂”,孩子交流、演讲、上北京、通高铁等。赵菱把南京与拉萨联系起来了,把当代和过去的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了,《会发光的声音》一书中,不仅写藏地的风土人情、藏地的历史、藏族的博物馆,还有南京厚重的文化气息。此外,这本书更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了,生活即学校,社会为课堂。
徐德霞认为,这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时也是闪耀着精神光芒和多重思想内涵的主题出版作品,这二者顺序是不可颠倒的。作品明写儿童,暗写重大主题,用儿童视点、儿童生活,真正抵达重大主题出版所要求的高度和厚度。
“一个作品要写好,不但要讲好故事,还要突出人物。”在海飞看来,赵菱写人物时,很用心地根据男孩子、女孩子的特点和个性,把汉族和藏族的少先队队员们刻画得各具特色,孩子的形象、性格跟他们所处的时代、地域背景非常吻合。作品同时也突出了孩子的共性,那就是爱党、爱国、爱家庭。除了写孩子,书中还塑造了家长、老师、校长等人物形象,都刻画得非常好,读者可以从书中找到各自学习的榜样。
孩子们讲述美好故事的声音,发出的是青春之光、时代之光、真善美之光,相信会吸引广大青少年读者,也会感染、感动更多人。
以小切口实现大叙事
作为出版方,王泳波表示,《会发光的声音》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拉萨市委宣传部携手打造的文化宣传精品,以红领巾讲解员这个极具特色的视角,用孩子们跨越千里的一场场动人演讲,展现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精神成长,歌颂新时代民族交流融合与喜人发展的壮美图景,以小切口实现了大叙事。
王泳波称,《会发光的声音》不仅描绘了宏阔壮美的时代图景,也表达了民族团结的主题,更是艺术性地表现了新时代少年的灼灼成长。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表达了汉藏一家亲的时代图景,侧面展现了江苏和西藏深度的结合。
信息时代是喧嚣的时代,然而,有价值的声音会以各种形式穿透时空,在我们身边回响,图书就是承载这些声音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做好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是持续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青少年精神素养、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一本本优秀的童书犹如点点星火,凝聚成推动青少年读书的强大合力,《会发光的声音》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有重量,是声音的重量,是文字的重量,更是情感的重量。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刘振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