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养与世界理想:从歌德到马克思》
当德国与启蒙相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11
叶隽教授以他积累多年的深厚学养和理论功力开创了“侨易学”学说,至今已走过十个春秋。简要地概括“侨易学”的理念,就是“物质位移,精神质变”——侨易主体在适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与新事物、新思想相遇,经过沉潜,完全地领会和把握了新事物与新思想的精神,不仅大大丰富了自己的眼界和知识,而且把自己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这期间,侨易学受到了国内人文科学界广泛的关注,也引发了学者们的浓厚兴趣和热烈的学术讨论。
学术研究不能只停留于理论上的纵横捭阖和深度犁耕,还需要从具体样本中提取丰富的实例进行分析。如果我们把侨易学这门新兴学科比喻成一所学校,那么德意志民族无疑是这所学校里最出色的班级,而这个班级又有两位最为意气风发的出色学子,一位是继往开来地创作出了一系列不朽巨著的歌德,另一位巨子像歌德一样,在知识学问上全面扎实地吸收了西方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还别开生面地开创了革命实践的新局面,他就是马克思。《德国教养与世界理想:从歌德到马克思》(教育科学出版社)正是用侨易学的视野,介绍经过启蒙的洗礼,又超越和完善了启蒙的德国如何培养了歌德和马克思这两位不同时代的巨人。
叶隽的论述精辟而不晦涩,才思纵横而无散漫之失,观点中庸又无乡愿之弊。这本著作秉承了他一贯文质兼美的风格,精彩的亮点俯拾皆是。在我看来,全书最大的亮点至少有二:第一是叶隽对于西方思维模式下“二元对峙”特质的洞见;第二是叶隽发现歌德对“一元三分”构态的认知和表述都不是十分完满。
《德国教养与世界理想》这本书为我们提供的就是从“二”到“三”的精彩范例。初看之下,侨易学中为我们展现“三”的境界仿佛像乌托邦,看似无限美好,在生活实践中却很不容易通达,我们似乎只能怀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心情去想象它。其实侨易学并非是空想之学,从“二”到“三”的提升飞跃也绝不是类似于“打通任督二脉”那种非绝顶天才不能企及的武学神话。作者精准地指出,德国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们之所以能打开一条开阔的哲思路径,努力从地气充沛的现实之中拔出身来,取一种俯视超脱的自由精神而沉浸于思的世界,端赖于这个民族能够在全面地掌握处理好外来资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乃至于化腐朽为神奇。
启蒙后的德国把他们哲学中的“无限性”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里所谓的“无限”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控制能力意义上的“无限”(能掌控无限多的东西),而是指能突破自身界限(不为界限所阻隔),特别是在自身资源不足的情况之下,必须求助于他物。这时候主体来到异国他乡,或是别国的文化侨迁到该国,才具备“无限性”展开的可能性。还有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主体不封闭,可以互通有无。在这两大前提条件得到满足之后,自然是他物越丰富,越能促成主体的提高和进步,正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探索十八、十九世纪的德国是如何创造这一文化奇迹的时候,我们发现,侨易学作为学界的新生事物,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在我看来,侨易学不仅值得我们下功夫从理论上去深究、拓展和完善,每一位学人还有义务从自己的专业方向出发提供新养料,促进这门新学科走得更远,创造出更加生动辉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