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发协民营书业工作委员会举办“坚持守正创新之路,锚定书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善用技术,谋划书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10

  本报讯 (记者洪玉华)1月7日,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民营书业工作委员会在京举办“坚持守正创新之路,锚定书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出席研讨会并作主题演讲。

  探讨书业未来已绕不开人工智能。阎晓宏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代表了新的生产力,面对发展了的生产力,怎样调整生产关系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他认为,需要通过法律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健康发展、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益等提供保障,纳入著作权法是最为可行的方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否构成作品在各国都有很多讨论,通常认为,由人进行后续修改加工、注入人的智力因素,方可纳入著作权法的作品范畴。同时,判断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必须立足于技术进步的现实,而不是简单套用现行法律来下结论。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刘伯根认为,书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探索路径创新,推进产业链优化与企业流程再造,积极应对技术创新和流量竞争的新挑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面向未来,出版企业要把着力点放在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心任务上,放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面向未来的出版产业必然要更好地服务文化“出海”、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忠介绍了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建设成果、上海临港·文化“出海”基地的前瞻性实践。他表示,技术进步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空间,数字化思维有助于文化传播与文化“出海”提速、扩容。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在致辞中谈道,智慧书业的本质是在作者、出版者、销售者和读者之间建立紧密的、个性化和精准指向透明的互动关系,构建智能化的书籍生产、流通的全新生态。要通过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书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民营书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徐登权在致辞中提出跨代、跨界、跨业的工作思路。

  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强,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少年儿童分级阅读标准研制与应用实验室主任常汝吉,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社长王秋玲分别就融合创新、少儿分级阅读、新媒体营销等作了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