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024年开年新书荐语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05
人文社科
《(新编)中国通史纲要》
中国历史研究院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该书是《(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重要阶段性成果,在《(新编)中国通史》框架结构基础上,提纲挈领理清中国历史进程和社会形态演变的主线,简明扼要讲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文明特质。
该书叙事年代从文明起源一直到新时代。采用章节体,叙述历朝历代主要史实,抓住各个社会发展阶段显著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不同侧面展现客观真实的中国历史,阐明中华民族精神价值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国家统一、社会发展为主线,围绕中国历史的关键之变、关键节点,突出历史主流、历史成就和历史趋势,讲清新时代是如何从历史中走来的,新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伟大历史意义,充分彰显我们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 赵剑英
《中华文化根脉》
郭齐勇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中外文化交流融合中的根基和发展的源泉。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应有之义。在该书中,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郭齐勇全方位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致力用浅显的语言,从学理上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内在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永强
《旧邦新命讲谈录》
郑开 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为什么世界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古文明、古文化都消逝在历史长河里,甚至湮灭无闻,唯有中国历史和文化五千年一气呵成,绵延至今,即便是在近现代中西文明剧烈冲突和激荡中仍能生生不息?该书作者郑开教授是国内庄子哲学与道家哲学研究专家,致力于中国哲学研究与教学30余年,著作《庄子哲学讲记》获得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2016年度“中国好书”等。该书收录郑开教授近年来的讲演和访谈,以“旧邦新命”为主题深刻阐释中国哲学,口语化的语言形象生动,娓娓道来,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互动性,是郑开教授继《庄子哲学讲记》后深刻阐述中国哲学的又一力作。
——广西人民出版社理论读物出版中心主任 吴小龙
《文字奇功:梁启超与中国学术思想的现代诠释》
黄克武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文字奇功:梁启超与中国学术思想的现代诠释》是梁启超研究专家黄克武重磅力作,学者许纪霖、杨念群、欧阳哲生一致推荐。一部系统研究梁启超思想的学术专著,全面梳理了梁启超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作者毕30年之学术功力,深入梁启超思想深处,考察其与中西文化的源流关系,展现其丰富而深刻的学术探索和精神世界,开拓了梁启超研究新的层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汤文辉
《中国文字学手册》
臧克和 等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10月出版
推荐语:该书是一部填补空白性的中国文字学体系学科导论,也是国内外文字学界首部既讲究学科知识体系又及时反映专业领域内各种新史料及研究新进展的工具书,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任臧克和教授领衔23位专家学者共同撰写。作为构建中国文字学知识体系的“专业小百科”,内容覆盖该学科几乎所有重要问题,包括文字的起源、中国文字的类型、汉字的理论、历史中的汉字、汉字的应用、中国的民族文字以及汉字文化圈的汉字传播与使用等,全面反映中国文字学专业领域前沿研究成果,揭示了不同层面文字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社长 王焰
《福田康夫看中国:东方智慧与世界和平》
〔日〕福田康夫 著
外文出版社
2023年12月出版
推荐语:该书是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中国出版的第一部专著。福田康夫是日本杰出的政治家和中日友好的坚定推动者,他与父亲福田赳夫也都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的亲历者。这本书于条约缔结45周年的2023年年末交由外文出版社出版,更显厚重而珍贵。
在书中,他以一位老朋友的诚恳立场与亲切笔调,对中日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展开深刻思考。在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这部精品力作将帮助我们从一位国际政治家的视角,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崇高愿景和世界意义,思考东方智慧对解决世界纷争的借鉴意义。
——外文出版社社长 胡开敏
《智慧竞逐:技术进步与教育未来》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著
李永智 主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3年12月出版
推荐语:人工智能的进步正在引发一场广泛而迅猛的技术变革。理解人工智能的能力与人类技能的关联及发展至关重要。2016年以来,经合组织对人工智能能力进行持续研究,并广泛征集技术专家的意见,发现人工智能的阅读理解和数学推理表现有可能在2026年以前超过大部分成年人。该书对这些研究作了生动呈现和深入阐释,认为它对今后的教育和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应该增强学生和劳动者的基础技能,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社会情感等复杂能力,引导他们学会与人工智能协作。这些洞见为理解面向未来的学习者能力培养、重塑教育体系提供了新视角。
——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郑豪杰
《我们共同的存在主义哲学课》
刘玮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存在主义既是复杂甚至晦涩的哲学思潮,又是直接关乎生命本身的哲学。刘玮教授所著《我们共同的存在主义哲学课》以生动、直白的语言,梳理了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胡塞尔、尼采、阿伦特、加缪等12位存在主义哲学家的生平与哲学思考,展示了存在主义的发展脉络及其重要观点。同时,该书还收录了听课同学的精彩留言,他们关于自身人生经历和思考的分享生动地揭示了这一哲学思潮对具体生活境遇的切近感与相关性。
——本书责任编辑王晨玉
文学
《炼狱》
何建明 著
作家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在《炼狱》一书中,作者何建明充分发挥纪实文学优势,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大量革命者的日记、书信、文章、诗作、家书、遗书,以及对幸存革命者的真实采访等,还原了当时的历史氛围,塑造了诸多血肉丰满、英勇伟大的革命者形象,保存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体现了一位具有文学使命感、责任感的当代作家的可贵担当。在该书出版过程中,作家出版社和贵州人民出版社高度重视,组织召开出版座谈会,邀请贵州党史文献专家和息烽集中营纪念馆的党史专家,对书稿中涉及的历史细节逐一考证,力求打造一部严谨性、可读性兼备的红色精品图书。
——作家出版社总编辑 张亚丽
《向苍穹: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
章剑华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向苍穹: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一书全过程、全景式地展现了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书写伟大时代,展示丰硕成果,盛赞天文伟业,歌颂时代英雄,弘扬科学精神。这是一部主题鲜明、题材独特、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也是第一部中国天文发展的文学通史。天文学与其他科学一样,是为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服务的。天文学是最古老的科学,也是最前沿的科学。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证明天文学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相信这部通史式的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能为当今天文与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宝贵而深刻的启示,为科学知识的普及、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
“名家文化散文系列”
徐可 主编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名家文化散文系列”由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主编,囊括徐可《胸有丘壑》、李舫《不安的缪斯》、熊育群《僭越的眼》、蒋蓝《西南风物笔记》、苏沧桑《苍穹驿站》等5部精品美文。该系列以厚重的文字、行走的步伐,打造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新篇章。它们仰望高山巍峨,也俯瞰小桥流水;赞叹大漠塞北,也沉醉杏花江南;欣赏黄钟大吕,也喜爱秋蝉时鸣。
作品跟随古今名人足迹,或发思古之幽情,或感叹时代之巨变,或惊奇于山水的美丽,从中发现中华民族传承不断的生命密码,见证中华民族精神的树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彰显散文书写需“取法自然,真诚剀切,鲜活典雅”。
——安徽文艺出版社社长 姚巍
《误入孤城》
陈河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误入孤城》通过汽车、电灯、乳业、公路、桥梁这些现代文明标志物进入W城的故事,写出了这个近海孤城进入现代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从一个角度折射了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进程。陈河的兴趣不是归纳总结历史,或者说,他归纳总结历史的方式是通过讲有趣的故事。他的这个能力在中国作家中很突出,在他写殷墟考古的长篇小说《甲骨时光》中他已经证明了自己这方面的过人之处。《误入孤城》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这个才能,比较起来,细节更饱满,人物也更有血肉。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韩敬群
《三部曲》
〔挪威〕约恩·福瑟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11月出版
推荐语: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代表作《三部曲》,曾获北欧理事会文学奖。
全书由3部小说——《无眠》《乌拉夫的梦》和《疲倦》组成。这是一部曲折、凄美的有关爱的史诗,讲述了阿斯勒和阿莉达这对恋人在荒寂世界不断寻觅安身之所的历程。他们离开故乡,无家可归,在寒冷秋雨中的比约格文(也就是今天的卑尔根)徘徊,试图为自己和即将出世的孩子创造新的生活。但在短暂的安稳之后,他们又被抛入绝望境地……福瑟将《圣经》典故、神秘主义和诗性意象编织为充满张力的情节,让一对爱侣的故事向更广阔的世界和历史打开,构建了一个关于反抗和救赎的现代寓言。
诺贝尔奖委员会授奖词称:“福瑟具有创新性的剧作和散文体作品言说了那些不可言说之物”。他的剧本和小说都给当代文学带来了独一无二的新质。
——本书责任编辑 李琬
《夏日秋千》
王忆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23年11月出版
推荐语:该书入选2023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姐姐“我”与弟弟“好好”的真情故事。并不完美的“我”对“好好”的到来,最初是不适应,甚至是排斥、对立,陷入孤单、焦虑、颓废之中,经过一系列的故事,“我”逐渐接纳,转变为对“好好”的亲近、喜爱、感激。小说传达出最质朴也最温暖的真理——爱是人类的本能,是温暖与力量。作品以诙谐温情的笔法,写家庭、教育、人性、人情,以及与这个时代密切关联着的一切。在轻松欢快的小故事中、在尴尬的误会碰撞中、在不乏冲突的矛盾中,引人去探寻生活中的大道理和真感情。
——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中心主任侯群雄
科技生活
《走向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组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年12月出版
推荐语:潮涌东方,澎湃不息。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重大成果不断涌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民生科技取得显著成效,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
新征程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赋予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八一勋章”获得者 钱七虎
《黄河九篇》
张楚汉 等 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23年11月出版
推荐语:该书是一部关于黄河的综合性、系统性的著作,集合数十位权威专家,追本溯源,为读者图文并茂、全景式地展现黄河的过去、现状与未来规划。
为什么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改道变迁如何影响中华文明?我们如何守护现在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如何发挥作用?该书都一一解答。让我们在字里行间一起经历黄河变迁,一起去探索三江源头,一起去体验水利工程的雄伟壮阔,一起去畅想黄河的绿色未来,共同见证宏大的愿景一一实现。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凡
《长江的微笑:中国长江江豚保护手记》
王丁 等 著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年10月出版
推荐语:该书记录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恪守“国家的需要就是最大的需要”这一信念,白手起家,克服重重困难和种种误解,通过不断努力,从面临长江江豚种群持续下降、濒临灭绝的境况,逐步摸索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三大江豚保护经验,到现在作为“中国智慧”“中国样本”,为世界珍稀水生动物的“保种”及保护带来了信心和希望的故事。该书由一线科研人员执笔,辅以60余张珍贵图片,不仅真实再现了江豚保护工作背后的故事,更承载了一个水生生物研究的中国梦。请翻开书卷,共同助力江豚保护,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生态文明理念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党总支书记、总经理 章雪峰
《超越百岁》
〔美〕彼得·阿提亚 著
中译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作者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真诚的笔触,把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揭示了健康和长寿的秘密。在书中,作者不仅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前沿的科研进展和健康管理工具,还谦逊地指出了实验室研究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异,并勇敢地探讨和解释这些复杂的概念与证据。这本书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实现长寿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的健康观念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更新。它是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无论是科学工作者、健康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都将在其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发。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 顾中一
少儿
《会发光的声音》
赵菱 著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会发光的声音》是一部聚焦新时代红领巾讲解员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用别开生面的“空中课堂”形式,串联起江苏南京和西藏拉萨两地师生关于演讲和成长的生动故事。作品突出新时代、新少年、新成长,以全国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大赛为主线,以4个汉族孩子和4个藏族孩子的互动与成长为主体,用富有文学感染力、情感穿透力的创新表达,塑造了鲜明的少年群像,描绘了壮阔的时代画卷,既写活了时代中的孩子,又写活了孩子们眼中的时代;既有宏大主题,又有细腻表达,实现了主题性与文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融合。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泳波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文库”
方卫平 主编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3年11月出版
推荐语:作为新时期40余年来中国儿童文学学术进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王泉根、方卫平、班马、孙建江、汤锐等学者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是当代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理论著述不仅构成了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基石,而且其中所蕴含的前沿方法和真知灼见,为新时期原创儿童文学的爆发式增长提供了理论支持。作为中国儿童文学一代学人的学术智慧的集萃,这套图书出版的意义就在于不仅葆有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发展的现实成果,而且也是对一代儿童文学学人共同塑型的多维拓进学术形象的维护与珍存。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评论家 李学斌
“刘醒龙地理笔记”系列
刘醒龙 著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3年12月出版
推荐语:“刘醒龙地理笔记”系列为纪实散文集,包括《上上长江》《天天南海》《脉脉乡邦》3册。行走在浩荡长江,漂泊于蔚蓝南海,独步于中国大地,展现人迹罕至或世所罕见的壮丽风景,每一篇行走手记,都饱含着深厚的爱国之情及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倾情书写祖国的大美河山和蔚蓝海疆,用一场场与大自然盟约的长途行走,带领青少年读者寻找文学的绿水青山。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何龙
《大鸟》
彭学军 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2023年11月出版
推荐语:《大鸟》聚焦特殊的白鹤保护题材,以现实人物原型为基点,刻画出年轻女性周蔷与湖边男孩蒿子、少年志愿者江韬三线交织的成长故事,周蔷从都市白领到乡村野生动物保护者的转换,蒿子在与周蔷、江韬的相处中逐渐认可野生动物保护者的身份和工作,他们在守护白鹤的一声声啼鸣中完成了自我追求、自我认可的灵魂蜕变,呈露着新时代守护绿色家园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万物的生命情怀!
——儿童文学评论家 崔昕平
《三步上篮》
刘海栖 著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从小说的语言、体式到叙事的走向、张力,《三步上篮》都显示了作家刘海栖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与趣味。
翻开作品,扑面而来的是特定年代里一群孩子叽喳奔忙的脚步和身影,还有他们顾盼飞扬的眼神和心思。小说的叙述有聚光的焦点,又有四散投射于童年日常感觉、生活琐细角落的光芒——这也正是我们每个人童年时代世界映像的传神写照。小说语言自然亲切,一派天真,活泼劲健,生气远出。
读着它,我们会感到,尽管时间总在流逝,但童年的一部分仿佛恒久如昨。
——儿童文学评论家 方卫平
《核电厂24小时》
黎为 著
张校维 绘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年12月出版
推荐语:千姿百态的物质构成了这个世界,所有的物质又都由原子构成。小小的原子核中,蕴藏了巨大的能量。
你知道核电厂吗?核电厂利用原子核的能量为我们带来了光明。这本科学绘本用易懂的语言和有趣的画面,揭示了核电厂的奥秘。在《核电厂24小时》中,你将了解到核能如何转化为电能,核电厂如何安全、高效地发电,在核电厂工作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希望《核电厂24小时》能成为一把钥匙,为你打开科学之门,激发你对核动力的兴趣。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为核动力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中国核学会理事长 王寿君
《草丛上的月亮》
毛云尔 著
希望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草丛上的月亮》是一本回望童年的自然生活笔记。从童年的味觉记忆——“风炉子与五花肉”“烤红薯,烤土豆”“瓦罐子饭,瓦罐子酒”到童年的草木——“水仙花”“扁豆花”“火车与木子树”,再到成长与亲情——“青草的,白鹭的”“枣红马”“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作者用安静的文字带领读者回到自然,回到童年,回到故乡。
——希望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王琦
《魔法古诗学校》
葛冰 葛竞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葛冰、葛竞的《魔法古诗学校》这套书既“有意思”又“有意义”,这是一套专为小学阶段的读者打造的古诗词童话故事,通过脑洞大开、身临其境的穿越故事,把小读者带到诗词现场,将古诗词文化与名人典故以趣味的方式传递给小读者。蓝皮鼠和大脸猫两个童话明星,在故事中穿针引线,逗趣可爱,使小读者在欢乐的阅读中,感受古典文化的灿烂美好。
——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 阳继波
《天工开物立体书》
姚禹 谷雨 韩昱婷 文
大凤 图
未来出版社
2023年11月出版
推荐语:可以玩的立体版《天工开物》,以原著为依据,用讲故事的方法,搭配多重立体互动机关,讲述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25项传统技术。为孩子搭建阅读《天工开物》原著的桥梁,将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简单化,让他们如同身临其境,感受中国古人的生产和生活。全书共十大场景,从种植水稻、谷物加工、烧制陶瓷、金属冶炼等多个角度,呈现出一幅生气蓬勃的古代生产、生活画卷,让孩子与科学家宋应星同行,探寻中华民族的千年智慧。
——乐乐趣总编辑 孙肇志
《毛毛》
〔德〕米切尔·恩德 著
〔意〕西蒙娜·切卡雷利 绘
天天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毛毛》是一部感动人心的经典之作,绘本版更是呈现出了一个充满奇幻与温情的世界。该书图文共叙,深入浅出,贴近儿童生活和心理,精美的绘本插图也为孩子们的阅读带来极大的视觉享受,让孩子们学会关爱他人、珍视友情,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时间的珍贵。对于成年读者来说,这本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让读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回内心的宁静与纯真。
——中国国家版本馆副馆长 王志庚
“可怕的科学”漫画版
〔英〕尼克·阿诺德 著
〔英〕尼·德·索雷斯 绘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推荐语:“可怕的科学”是一套风靡全球的大型科普丛书。2004年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将其引进国内,20年来,这套书已成为广受中国小读者喜爱和欢迎的科普经典。最新推出的“可怕的科学”漫画版包含六大板块,200多个核心知识点,配合科学实验和互动游戏,多角度解读科学,更具体验感;21个科学主题、74幅全景大图,涵盖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基础学科知识;讲述100多位科学家真人真事,真实还原科学发现历程。该书权威、生动、幽默,是一套专为低年龄段小学生打造的减压科普书。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刘卫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