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这些好书值得珍藏

作者:本报记者 郝天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29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在即将挥手作别收获满满的2023年,迎接充满希望的2024年之际,我们盘点了这一年里推荐过的好书,主要以本报月度优秀畅销书排行榜为依托,精选出2023年度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总榜图书40种,社科、文学、经管、少儿、科技生活等分榜图书各40种。

  一年来,这些好书记录了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也记录了当下中国人积极追求和努力奋斗的精彩故事。


  读懂中国经济

  感知中国力量


  一个有着14亿人口、幅员辽阔的东方大国,在短时间内经济飞速发展——这无疑是地球上空前的经济奇迹。谱写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好书,也成为读者的精选读物。

  《谱写发展奇迹:新中国重大经济成就精讲》将重要史实、关键数据和理论分析结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进行精要阐释。《大国经济学:面向长期、全局、多维的中国发展》结合“长期、全局、多维”这一人类共同发展目标与现代经济学的市场经济普遍规律,深入“大国”的内在,以经济学的眼光梳理中国的特殊之所在,为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提供来自经济学家的解释。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一书立足国情,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解析热点经济政策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大势。该书汇集了多位专家学者的权威观点,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等角度展开探讨,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众多关键问题。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巨大成就。《“一带一路”倡议: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进行深入、全面的考察,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历史、考古、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

  《大国建造》一书以80多个新地标的故事,通过特殊的视角和极强冲击力的画面,穿越到建筑和建筑结构内部,带读者沉浸式体验科技的力量、建筑的宏伟和结构的精妙,全面展现中国建设者用先进的建造技术、坚忍不拔的勇气和信念,与大地、高山、大海、江河合作,书写的大国建造传奇。“有史有论,史论互证。”《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则是史论结合,以生动史实切入,系统回顾了中国制造的复兴历程,透视中国制造的精神内核,是一本以生动史实切入讲好中国制造故事,凝聚实现民族复兴澎湃力量的大众读物。


  传承中华文明

  彰显民族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这些书带领读者感知历史积淀的文明与智慧。

  《文明:中西交流三千年》带领读者自先秦至明清,自内陆至海洋,追寻先人足迹,通过周穆王西巡、张骞通西域、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徐光启译介西方科技著作等记载,讲述古老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碰撞及相互滋养的历史进程。

  说起为孩子们普及中国历史的图书,一定少不了《上下五千年》。历时4年,《上下五千年》(新时代版)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全面更新,不仅按时间顺序勾勒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线,还增加了许多专题史内容,汲取了近年来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同样,“给孩子的人类文明史”系列给孩子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历史知识体系,向孩子展现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文明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以“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进行了逐梦太空的伟大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旗帜的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梦太空》系统回顾党领导人民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峥嵘历程,深情讲述一代代航天人高举旗帜,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的生动故事,带领读者读懂中国航天、领略百年风华、感受“旗帜的力量”。


  根植火热生活

  书写时代篇章


  面向时代,植根生活,由心而发的文学作品,装点着中国文学的浩瀚星空,描绘着人民生活的美丽画卷。

  在以小故事反映大时代的精品佳作中,《星空与半棵树》广涉乡村具体的山川地貌、人情物理、众生万象,以中国式的审美表达方式呈现人与自然这一人类的共同命题。深入新疆热土,作家何建明完成报告文学《石榴花开》,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新疆民族团结的壮丽颂歌。在作家杨志军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雪山大地》中,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生态与发展的主题贯穿始终。作家老藤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北爱》聚焦当代中国飞机制造业前沿,以小说的方式描绘了一幅东北的文学画卷。

  书中可以见到别人的喜怒哀乐,亦可折射出自己的精神世界。毕飞宇的《欢迎来到人间》用笔墨来构建主人公外科医生傅睿的精神世界,呈现了人物内在精神的方方面面。在《西高地行记》一书中,作家阿来从四川到西藏、云南、贵州、甘肃……他写大地、星光、鱼、马、群山,将读者引向广阔的精神空间。


  突出榜样力量

  引领健康成长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这些讲述榜样故事的图书,都可成为人们奋发向上的动力之源。

  《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精选各学科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40位中国院士,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中国院士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展现院士风采及其科学成就。由“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创作的《天地九重》,讲述了他由一名普通少年成长为航天英雄的奋斗历程,励志且令人鼓舞。“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第四辑)讲述茅以升、梅兰芳、路遥、张桂梅等多位先锋人物的人生故事、通过生动的描述和感人的细节,展现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

  在作品中获取前行的力量与勇气,是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追寻的要义。《乒乓响亮》就是一部温暖且充满成长力量的作品,作家用不事雕琢的语言、不经意的幽默,描写了一个为了乒乓球运动不懈努力、执着阳光、憨实而可爱的男孩。

  成长中的青少年也需要精神层面的营养。《猴子老曹》讲述了女孩秀儿与秦岭深处生活的金丝猴群“老曹”一家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作品呈现了几代人对一座山的守护,也写出了大自然对守护他们的人类毫无保留的给予,展现了多彩神奇的大自然和生趣盎然的人生世界。


  解读科技前沿

  提升科学素养


  “院士解锁中国科技”丛书由环境、农业、医药卫生、气象与气候、石油天然气、建筑与城市、化工、信息、林草、航空等主题分册组成,每册由至少一名院士领衔主笔创作,统一通过短小生动的科普作品,讲述该主题领域的中国科技成就和科学家故事。

  向少年儿童普及科技知识的同时,让他们认识和了解中国杰出科技工作者的故事也十分必要。“闪耀深空深海深地的中国科技”科普丛书包含《飞向浩瀚深空》《穿越46亿年深地》《潜入万米深海》3册,各书作者从自身科考经历出发,遴选深空、深海、深地领域中青少年最感兴趣、和学科贴合最紧密的100个主题作为题目,展示我国“三深”探索的里程碑式科技成果。

  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洋中脊的长度,可以绕地球两圈……这些海洋知识,来自《中国儿童海洋百科全书》,该书既有海洋地貌的宏观展示,又有海洋生命的微观呈现;既有自然科学知识,又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培养孩子的海洋生态保护意识和中国海洋保护意识,提升科学素养。

  热爱生命,关注健康。“十万个健康为什么”丛书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健康需求,提供从健康知识普及到健康行为指导的全生命周期、全媒体的健康知识服务体系,每个分册从健康生活的视角,重点选择百姓“应知道”“想知道”“不知道”和“怎么办”的健康问题,解释“为什么”,解决“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