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阅读“星火”正燎原

作者:本报记者 郝天韵 文/摄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22

井冈山红色书店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

  “书香中国万里行·乡镇行(井冈山罗浮镇)”启动仪式现场。


  “坐落在小小山村的这个农家书屋充满着现代的气息,其散发出的书香墨韵与周围寂静的山岭、空气中弥漫的花香融为一体,室内室外‘入画’的风景让人情不自禁想要沉醉其中……”12月13日,“书香中国万里行·乡镇行(井冈山罗浮镇)”采访组来到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谈到在这里落地不久的神山红色文化书房,《中国妇女报》采访中心主任记者彭芸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感慨道。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上世纪20年代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如今的井冈山不断夯实民生基础,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大书香城市建设,广泛开展书香阅读活动,积极营造全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氛围。

  12月12日—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中华读书报》等中央媒体记者走进井冈山、走进罗浮镇,真切感受这片红色沃土上孕育和弥漫着的书香氤氲,从革命老区出发看新时代十年全民阅读成就。


  红色基因传承不息


  本次活动恰逢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成立10周年之际,“新时代十年全民阅读成就与经验专题调研”活动同步展开。据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李忠介绍,10年间,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及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秉持初心,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将书香播撒在神州大地。“书香中国万里行”巡回采访活动自首站启动以来,足迹遍布近30个省(区、市),累计行程近30万公里,组织记者400余人次,发表各类报道近千篇,将全民阅读的理念播撒给亿万受众。

  两年前,“书香中国万里行”巡回采访活动沿着“追寻光辉足迹”主题阅读活动的脚步,就在井冈山开展了为期3天的大型红色阅读之旅,突出报道井冈山的红色精神谱系和文化领域取得的成绩,将红色风采、红色文化通过媒体传递给全国,向建党百年华诞献礼。如今,在全民阅读媒体联盟成立10周年之际,出版人、作家、媒体人、推广人再度相约在这青山翠柏的革命热土,感受井冈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蕴含着的文化气息。

  “我们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加快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作为发展内生动力和竞争软实力的作用,为把井冈山建设成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区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井冈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艳华表示。

  此次,记者团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毛泽东故居等地深入走访。在采访中获悉,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建立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占地面积1.782公顷,馆藏文物3万余件,文献资料7000多件,图书7000多件,历史图片1万余张;保存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重上井冈山时的影视资料数百件。茨坪毛泽东同志故居坐落在茨坪中心的东山脚下,面朝风姿秀丽的挹翠湖。在这里,大家看到当年毛泽东撰写《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时用过的油灯、砚台和朱德在井冈山挑粮用过的扁担……一路边听边看,一个个历史现场,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一个个广为流传的感人故事,不禁勾起了记者们对先辈革命事迹和精神的追忆。记者们在走访中还了解到,如今井冈山通过活化利用遗址、举办特色展览、加大研究力度、深挖红色内涵、打造宣讲团队、创新宣教形式、提升科技手段、数字赋能文物、对革命遗址价值充分挖掘,很好地促进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


  讲述新时代阅读故事


  革命圣地,红色摇篮,书香弥漫。井冈山市新华书店下辖有3家门店,包括红色书店、实践中心店、天工开物坊。

  其中,井冈山红色书店坐落在井冈山茨坪中心城区的旅游商业文化步行街。书店正中,翠叶环抱8个火红的大字“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再访井冈山红色书店,记者们看到,这里实实在在与井冈山实现了双向滋养。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井冈山市分公司经理潘敏向记者介绍,目前书店主打红色文化,近2万种图书有一半以上为各类红色书籍,设置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创产品专区和咖啡饮品区、活动沙龙区,通过融入五角星灯、红军草帽吊灯、红军怀旧背包等众多井冈山元素营造红色文化氛围。除了定期组织红色文化研讨会和活动,还举办了世界读书日公益行动、红色悦读分享会、时光印记活字印刷体验、井冈笑脸爱心公益展等阅读活动,井冈山红色书店成为井冈山又一个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

  天工开物坊则是一处承载阅读体验、文明实践、文化传播等多重社会功能的新型空间。主要由天工开物坊与好书馆两部分组成,内设有“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天工开物坊“红、绿、古、金”四色文创产品展区、文化交流区、咖啡吧休闲区、非遗文化课堂、好书馆主题书籍展区、休闲阅读区、阶梯阅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区等10个板块,是展示江西风采的新窗口、地域特色文创的新名片、红色文化传承的新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阵地。

  井冈山市新华书店分管副经理钟菲菲向记者介绍,目前,井冈山市新华书店已入驻抖音,携手各大门店伙伴推广线上新概念阅读模式,让读者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书中精彩纷呈的世界,与此同时还开启了线上直播间,方便读者朋友们线上参与活动和购书体验,满足读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让每位读者感受到来自井冈山新华书店的温暖。

  除了红色书店,扎根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井冈山市图书馆也传播着红色精神。位于井冈山市市民中心主楼东的井冈山市图书馆,藏书13.6万余册,现设有少儿馆、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自习室、合订本报库、红色书屋、资料书库、总书库等多个功能分区,是一个集重要文献收藏、信息数据服务、学术交流活动、读者休闲聚会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阵地。

  为了更便捷、更专业地服务于井冈山市少年儿童,2022年井冈山市图书馆开设一个单独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井冈山图书馆少儿馆。记者们看到,少儿馆设有阅读区、休闲区和活动区三大区域;馆内书籍分类放置,设置了中文图书书架、报刊书架和绘本书架,其中绘本书架额外设立一个红色绘本专架;馆内装备了4台少儿数字绘本阅读机、3台电子阅读本、1台少儿多媒体图书馆本地镜像,便于少儿读者阅读数字资源。为方便读者借阅图书,井冈山市图书馆在本馆与少儿馆各购置一台自助借还机,对馆藏图书进行加工整理,实现读者自助借还图书,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全年依托少儿馆的活动区域开展“红杜鹃乐园”品牌活动10余场,让少年儿童读者在书香氤氲的氛围中快乐阅读、健康成长。

  “我们深刻认识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部署。”井冈山市图书馆馆长胡蓉向记者表示,井冈山市图书馆长期以来在井冈山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积极引导市民读者广泛参与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推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让全民阅读在井冈山蔚然成风。


  神山村里书屋新


  江西井冈山茅坪镇神山村,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和鲜明时代印记的小山村。昔日大山深处的神山村,现在已是游客争相打卡的旅游目的地,村民们也都过上了幸福生活。

  “今年,我们在村里打造了精品民宿、连廊游步道、思源餐厅和神山红色文化书房,现在正在开发专题教学、访谈教学和户外拓展教学等红色研学课程,进一步丰富旅游新业态。”神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彭展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

  再访神山村,记者看到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最醒目的便是位于神山村中心区那座精致的神山红色文化书房。据了解,神山红色文化书房于2023年9月14日试营业,藏书有6000余册。“到这里来的小孩子居多,基本在放假、周末的时间里,孩子们都会在这里阅读课外书,来井冈山学习的人们业余时间也会在这里逗留,点一杯咖啡,安静地看一本书。”神山村村委会副主任黄晓兰告诉记者,神山红色文化书房合并了农家书屋功能,藏书以红色读物为主,还有一些少儿读物、农业科技类图书,除了孩子外,四五十岁的村民也会来这里找书。同时,书房也会定期举办活动,将老年人、小孩子们集中在这里一起学习、一起阅读。该书房由吉安市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井冈山神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神山运营中心经理李熙向记者介绍,该书房共两层,合计160平方米,书籍6000余册。一楼为品茶区与阅读区,二楼为儿童娱乐区与阅读区。

  在此次走访的团队中也有作家、出版人,他们惊喜地在书房中看到了自己写的书、自家出版社出版的书。《在希望的田野上:井冈山乡村采风作品选》主编肖国祥、樊国安,副主编黄正富,看到这本书后便现场签名留念。大家都说,在井冈山看到自己编写的关于井冈山的书,感觉有一种无法言语的奇妙缘分,也是以书为载体,红色基因在血脉中流淌的一种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