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国之大者” 锻造工匠之才

作者:本报记者 王勤 祝小霖 见习记者 牟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20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2023年,是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一年,更是砥砺奋进应变局开新局的一年。242.96万印刷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他们深耕行业,把握科技进步脉搏;他们扎根一线,潜心钻研提升技艺;他们匠心独运,在全国舞台上荣誉加身……2023年,他们的奋斗轨迹,彰显出印刷人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的精彩。


  先锋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这句话用在印刷人身上非常贴切。他们是时代同行人、参与者,他们争做行业先锋。


  年初年尾,作为印刷行业最高奖项,毕昇印刷技术奖的两届颁奖,旨在表彰奖励在长期工作中为中国印刷业的科研、生产、教育和管理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员和组织。1月6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举行第十六届毕昇印刷技术奖云端颁奖典礼,12名毕昇印刷技术优秀新人奖脱颖而出。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巍远作为获奖代表分享心得体会。她表示,印刷业是高科技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专业技能人才,并且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发展的行业,应在科技应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协会和企业的作用,推动中国制造加快发展、专业人才不断涌现、中国科技日益进步。

  第十六届毕昇印刷技术奖中首次评选出7项毕昇印刷科技进步奖。其中,由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温晓辉、刘宏玉、杜威、潘麟、关书靖为主要完成人的单/双色书刊喷墨印刷设备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3个项目获二等奖,4个项目获三等奖。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邵行代表第十六届毕昇印刷科技进步奖获奖者发言,他提出,作为印刷行业的技术企业代表,方正电子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突破口和新动能,为推动我国走向印刷强国作出民族企业应有的贡献。

  12月20日,2023年第十七届毕昇印刷技术奖颁奖大会在京召开,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奖励。毕昇印刷杰出成就奖获得者和毕昇印刷技术优秀新人奖以先锋和榜样的力量激发广大印刷工作者创新创造热情,推动全行业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把握科技进步脉搏,应用科技进步成果,印刷人今年在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今年年初,2022年印刷业“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汤帜、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主任宋延林等9位印刷人获得此项殊荣。他们以担当争作时代表率,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真谛,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印刷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他们的事迹也激励全行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行业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

  印刷行业一线也涌现出一批批先锋,成为“全国印刷行业先进基层个人、先进基层集体”。张浩等66名个人和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冬奥组委文印室集体等77个集体入选。他们是行业的先进典型,展现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和追求卓越、锐意创新的奋发进取精神。


  保障


  2023年,无论是各类重大主题出版物,还是中小学教科书等重点出版物的印制工作,印刷人发挥大无畏的奉献精神,以厂为家、加班加点,最终不负所托。


  今年以来,我国印刷业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激发出的火热干劲,全力以赴抓生产、拓市场,稳经营、提质量,促改革、推转型。各家印刷企业本着“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迅速开展参观见学、专题党课、互学互促等活动,推动企业党员干部职工以学铸魂、以学促干。

  春节期间,为了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开学领到新课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山西、江西、福建、四川、贵州、新疆等地新华印刷人全力保障“课前到书”,用坚守和敬业诠释了责任与义务,成为新春里最美的“新华红”。上海印刷集团115名生产一线员工从大年初一开始就返岗恢复生产;江西新华印刷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50多名干部职工放弃春节与家人团圆的机会,以火一般的热情奋战教材教辅生产;四川新华印刷有限责任公司的230余名干部职工毅然返回工作岗位,争分夺秒赶生产……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季教材印制还面临着付印时间迟、印制周期短、人员用工紧、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等重大考验,但新华印刷人勇于担当、履行职责使命,为教材的印制争分夺秒地忙碌着。

  同样,秋季教材印制季,各地印刷企业以高质量印制中小学教材为己任,克服重重困难,无惧暴雨烈日,兑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庄严承诺。“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战高温、夺高产”“工作质量必须人人把关,产品质量做到层层把控”,这是全国各地各教材承印厂的“流行语”。秋季教材教辅生产期间,各印制单位生产场地灯光通明,机器彻夜运转,产量每天都在刷新。

  今年是《人民日报》创刊75周年,全国53个印点的党报印刷人守牢出版印刷安全底线,不断推动《人民日报》出版印刷高质量发展。他们亦从中得出党报印刷的主要经验——将出版印刷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他们克服新闻纸市场产能动荡、价格波动的影响,确保新闻纸供应稳定有序;他们积极应对印刷量连年增长,在年总印刷量50多亿对开张情况下确保报纸印得出、印得好;他们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重大时间节点的出版印刷保障工作,并克服各种突发困难,确保出版印刷工作正常运行。


  匠心


  用执着的心练就一身技艺,众多印刷人在长达多年的从业生涯中,秉恒心、守初心、致匠心,诠释出“最美工匠”的真谛。


  1月,在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南京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江苏省人大代表、金陵刻经处高级刻字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邓清之现场展示了雕刻的兔年生肖“福”字,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目光。作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第七代传承人,她坚守传承30多年,刻下了400多块经版、20余万字经文,不仅将书法、绘画、雕版工艺相结合,还在传承技艺的同时寻求创新与突破。

  9月,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举行之际,浙江瑞安和扬州凭借木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技艺,在国际舞台一展风采。在中国木活字文化印刷村——浙江温州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身兼木活字印刷术和纸马雕版印刷术两项传统技艺的“双料”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钏巧,用刻刀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亚运会吉祥物。他想把传统技艺刻进雕版,将亚运会的喜庆印出来,让更多人关注杭州亚运会,关注传统印刷。

  由扬州市邗江古籍印刷厂印画的杭州亚运会邀请笺纸,同样采用雕版技艺,笺纸样稿上印有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黄龙体育中心、温州奥体中心等体育场馆,以极致的线条勾勒出场馆轮廓。这样的笺纸制作过程非常费工夫,大致分为画稿、雕版、印刷、裁齐、装匣等几道工序,而且在印刷过程中要注意色调浓淡,以衬托书写字迹。扬州市邗江古籍印刷厂负责人韦长芹介绍,现代建筑用传统形式表达确实有难度,希望借助亚运会契机,让扬州非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非遗传承中,印刷人倾尽全力,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传承千年的印艺。技术创新中亦可看到印刷人始终坚守初心,以匠心打造高质量精品。在今年公布的中华印制大奖、香港印制大奖、2023年度“最美的书”、长三角区域印艺精品奖暨“四新”成果奖中,印刷人充分挖掘印刷产品的创意之新、工艺之精、艺术之美,充分展示印刷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研发成果和实际运用效能。

  由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有限公司印制的《古蜀套装》在第九届中华印制大奖中获铜奖,其背后是打样周期长达一年之久,即使是配件制作也丝毫不懈怠,木制塔身145个大零件均为激光雕刻制作+UV印刷而成,误差范围更是在±0.1毫米以内。在第34届香港印制大奖评选中,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印制的《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包揽金奖、全场大奖、最佳印制书籍奖和匠心大奖4项大奖。为了更好呈现作者的半生心血,制作团队在书籍设计、印刷上进行了很多探索,最终呈现出来的书籍达到24.5厘米长、21厘米宽、22厘米高、11公斤重。每一处细节无不透露出印刷人的匠心,使之成为富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技能


  技行天下,能创未来。熠熠闪光的奖牌是印刷人努力拼搏的最好注解,彰显出我国印刷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精神风貌。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印刷小将们激烈角逐;第八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及各赛区选拔赛上,学生组与职工组选手分类比拼,业内精英切磋不断……

  一边是青春奋斗正当时。平均年龄21岁、专业出身、满怀热情、精益求精,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印刷选手们围绕胶印、数字印刷、附加任务三大模块展开激烈角逐。在这场具有“技能全运会”之称的大赛上,来自上海的罗宇晨、广东的刘彦、吉林的郎明超在23个省市的选手中脱颖而出,分获金、银、铜牌。他们最大的参赛感受是认真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对所学技能负责。

  “印刷媒体技术是充满挑战且必须具备专业技能的项目,获得这个奖项对我意义重大。”罗宇晨目前就读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信息与智能工程系,从刚开始的印刷“小白”到现在熟练掌握各项印刷核心技能,得益于带队教练的悉心指导,以及学校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机会,让他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这位“00后”生动诠释了自己心中的工匠精神:目标专注、内心坚定。

  一边是以点带面树标杆。今年4月,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主办的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八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河南郑州开赛。大赛吸引了印刷行业从业人员和印刷专业学生共8000余人参加,经各赛区层层选拔,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60余名选手进入决赛。在今年10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授予2021—2022年度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决定中,15名印刷人入选2022年度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人员名单。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印刷人代表国家征战世界技能大赛的第十年。在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技能舞台上,在各国印刷技能精英角逐竞技的世界赛场上,中国印刷人10年终圆金牌梦。10年的成绩,不仅彰显了我国印刷实力的飞速提升,也用事实证明了我国印刷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收获的巨大成果,引领社会崇尚印刷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