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李学勤文集历时八年出版

半部学术史 一位李先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14

  本报讯 (记者刘蓓蓓)12月10日,由江西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李学勤文集》编纂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李学勤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和教育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李学勤文集》整理出版历时8年,该套书共30卷,收录了李学勤先生自1956年至2018年期间所撰写的中文论著950万字,集中展现了李学勤先生60余年的学术历程,不仅为全面了解他的学术成果提供了丰富材料,也对中国学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李学勤文集》由李学勤先生生前亲自指导完成选编与定稿工作,并口述了各大类的前言,增加了部分未发表内容,删减了重复篇目。

  “半部学术史,一位李先生”。出版界与学术界对《李学勤文集》的出版企盼已久,认为该文集是近年学术出版的里程碑式著作。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称赞《李学勤文集》是学术经典沉淀与定型的一次非常好的尝试,是“学术出版回应时代课题的典范之作”。

  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冯士新认为,《李学勤文集》是出版界、文化界、学术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出版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精心策划选题,打造传世精品,更好服务学术创新和文化繁荣。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赞扬《李学勤文集》的高水平出版很好地践行了韬奋精神。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认为《李学勤文集》选题确立、高质量出版的编辑实务经验可圈可点。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零认为,《李学勤文集》出版是学术界的盛事,也是后辈学人的幸事,是承前启后的工作。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强调了文集每一大类前所置前言的宝贵性,认为李先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引领学术之先,指明了应该怎么做学问,做哪些学问。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中华文明形态研究中心主任江林昌回顾了李学勤先生的学术成长经历,以及李先生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方面的早期实践成果,认为文集的成功出版预示着中国古典学现代重建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