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书能再薄一点

作者:祖林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08

  很多人感觉,今天的书越出越厚,文章越写越长,表示不理解、不赞同、不满意。有读者抱怨说,有的小说炮制成长篇巨制,几十万几百万字,上中下三册还打不住;有些学术著作动辄二三百页开外,想做到整本书阅读,还真没那份勇气和时间。笔者是出版业媒体从业者,多次被师长和朋友提醒,希望能在媒体上呼吁一下此事,以引起出版业界和文化界朋友的重视。笔者深以为然,也责无旁贷。

  经咨询有关书业专家,过去10年,总体看我国出版的社科类图书平均每种近300页,字数约40万;文学类图书平均每种240页左右,字数超过20万。当然,准确数据还需要科学统计,并且图书的不同版本有较大差异,但是厚书现象长期存在。笔者曾对某重要图书奖的获奖图书进行过统计,发现第一届有17种为4册以上,占比28.33%;最近一届为29种,占比50%。同期,套书占比由三分之一上升到一半。几次统计确认后放下笔,笔者为这个“正向增长”的数字差点惊掉了下巴。

  书越出越厚,有什么不好?首先是图书的含金量容易稀释,产生“注水”问题。读者掏钱买“注水书”,实际与被“谋财害命”无异。其次是读者的流失。图书即便内容充实,也可追求“大道从简”。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内容黏不住眼球,你就会与读者错过。还有就是有悖绿色发展理念,劳民伤财。仅说出版各环节,从编辑到印制、发行,从纸张到油墨、库房等投入,书厚一分,就要多付出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再有就是助长了虚浮之风,败坏了社会风气,以为只要书厚一点、字多一点、文长一点,就是有文化有学问。最关键的还在于,网络时代受众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仍在演进深化,图书如果不多方谋划提高品质,失去了读者和市场,书的生命就没有形成“闭环”,它的价值就没有体现,还是一个半成品,甚至是残次品。

  今天的厚书之流弊,究其根本,是多重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对钱看得过重,书厚点,定价可以高点,出版社利润可多点,作者也可多点稿费。还有就是写书人某种思想观念在作怪,觉得书厚代表有学问,少有顾及学理是否坚实、表达是否优美、读者认可与否。甚至还有单位规定,评职称时学术著作字数少于20万字的不算学术成果,真是匪夷所思了。还有一些图书榜单、阅读推荐、评奖活动对小书薄书另眼看待,助长了厚书长文的不良风气。

  其实,精品不看图书的厚薄,力作不论文章的长短,古今中外,例证无数。名著的不同版本,字数各异,这里仅举几例“大家小书”的某版本情况。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乃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开山之作,可说是“一空依傍,自铸伟词”,14万字。费孝通《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21万字。李泽厚《美的历程》,被冯友兰评价为“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这些不同的部门,你讲通了。死的历史,你讲活了”,16万字。再比如,毛泽东《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哪一本不是短小篇章,也是传世巨著,更是改变中国的雄文,字数分别为5.6万、3万、1.1万。当然,图书厚薄不能一概而论,厚书也有许多巨著,中意的书就怕很快看完了。但是更多的有思想创新价值的图书可能就是小制作,毕竟,为人类知识宝库贡献一点创新的内容是极其困难的事。

  书厚文长,是一个老问题。上世纪40年代胡乔木撰文发出“短些,再短些!”的呼吁,影响极大,直至今天仍有重大教益。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制定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在党内对“短”新闻作出制度性安排。有的重要新闻奖评选向短文倾斜。文风就是党风,就是政风,也是社会风气。出版作风应该将党的优良作风传承下去。

  为了赢得读者,赢得市场,今天的文章可以短些,再短些,图书可以薄些,再薄些。希望大家都将这个问题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