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开辟“绿色通道”,成立“护苗联盟”——
上海推进“护苗”专项行动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04
上海市长宁区依托区文化旅游购物节,推进“护苗2023”进商圈。
长宁区“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 供图
“七色花开,筑起关爱长廊,法治之光,为你护航,汇聚四方力量,我们自爱自强,在快乐中安全成长……”这首由上海嘉定区教育局联合区“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创作的嘉定“护苗”歌曲《最美的模样》MV,今年被全国“扫黄打非”新媒体平台采用,并向全国推广。上海市“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近日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今年以来,上海深入开展“护苗2023”专项行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抵制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突出宣传引导 营造浓厚氛围
在上海市“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指导下,上海各区今年将文创文艺文明与“护苗”活动相融合,精心组织“绿书签行动”启动仪式、宣传视频推广、“七进”主题宣介等活动,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长宁区充分发挥成员单位及辖区公共文化资源优势,依托区文旅局文化旅游购物节商圈快闪系列演出活动和区图书馆平台,推进“护苗2023”进商圈、“护苗”暑托班系列课程等活动。金山区多部门联合开展“护苗在路上·网络+文化安全宣传教育”夏令营活动,以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保障未成年人文化权益为主线,通过主题讲座、实地参观、手绘报比赛等形式,全面提升同学们的法治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青浦区统筹各街镇活动平台、校园资源,协调多部门、多渠道形成工作合力,开展了“沐童·护苗”读书分享会、“琉光璃彩绘童年 稚幼彩蝶学匠心”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暨“护苗·绿书签行动”宣传等系列宣传。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上海共发放“绿书签”、宣传折页、海报等各类宣传品6万余份,张贴标语800余条,播放“护苗”公益视频上万条次。
聚焦源头治理 净化文化市场
今年以来,上海市区两级共出动文化执法人员508人次、检查文化场所870家次、办理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案件7件,关停违法违规网站1个。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春秋开学季和“六一”儿童节前后,上海各区都会重点开展学校教材、教辅征订情况检查和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检查,深入到书刊市场、校园图书室、印刷企业等,核验证照,检查经营行为和出版物情况,全面清查含有有害内容的儿童绘本、卡通漫画等非法出版物。
浦东新区文体旅局执法大队与公安浦东分局、区检察院等单位建立线索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对于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信息开辟“绿色通道”及时通报处置线索情况。
依托“护苗联盟”携手护助成长
自上海市“护苗联盟”成立以来,上海各区“扫黄打非”部门加紧与成员单位、学校等的联动,不断探索共建机制,提升“护苗”工作成效和水平,为少年儿童筑起一道“精神防护林”。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上海市“扫黄打非”暨市场管理办公室联合联盟5家出版社成员单位,精选一批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读物,内容涵盖传统文化、文学艺术、少儿科普等,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和审美观、价值观。7月,上海市“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再次出手,联合联盟互联网企业成员单位哔哩哔哩,在Bilibili World 2023这一青少年聚集的展会上,定制专门展台开展“扫黄打非·护苗”宣传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赠送宣传材料、引导关注官方账号等多种方式,向广大青少年宣传“护苗”理念和未成年人保护知识,相关活动也得到了年轻人的认可。
此外,上海市委网信办作为联盟指导单位,突出未成年人保护导向,与市文明办、市检察院、市文旅局执法总队联合制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风险识别清单》,并会同市检察院、市文旅局执法总队,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者、相关网络企业意见后,研究制定了《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执法指南(2023试行版)》,细化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种类、范围、判断标准,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在涉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内容审核方面提供合规指引,也为市区两级网信、文旅执法部门的执法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