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进新时代出版工作建新功开新局

作者:李翠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1-3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今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和文化安全。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做好新疆出版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出版社是党的阵地、党的喉舌,必须坚持党管出版原则、必须置于党的全面领导之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要求,其中“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排在第一位,起着统领作用,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力量所在、优势所在。做好新时代出版工作,必须坚决扛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把党管出版原则落实到出版工作全流程、各环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加强审读力量建设,严格执行选题审批,严格落实“三审三校”,牢牢掌握出版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党的百年史也是一部文化领导权的斗争史。“新疆反分裂斗争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种政治常态”,出版社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领域,一直处于反分裂反渗透第一线,这就要求出版人在大是大非、风险危机、歪风邪气面前立场坚定、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坚决斗争。

  出版社是人民的出版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价值,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丰富新疆各族群众精神生活,充实新疆各族群众精神世界,是当务之急,更是百年大计,必须抓紧、抓牢、抓好。做好新时代出版工作,必须把出版工作放到“两个大局”中去认识和推动,自觉担负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新的文化使命,找准历史方位,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清醒,推出一批文献精编、权威读本、理论专著、通俗读物等,深刻反映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经验,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贡献出版力量。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充分发挥文艺作品启迪心灵、培根铸魂的作用,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从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发掘选题,深入挖掘和有效运用红色资源、新疆历史文化遗存,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围绕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全民健康等,策划出版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新颖活泼的优秀出版物,高质量做好东风工程、农家书屋等惠民文化工程出版,推进全民阅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新时代出版工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要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内化、转化为知识话语、研究范式、学术理论,体现在一个个精品出版物中,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聚焦出版主业,突出抓好主题出版、翻译出版、租型出版等,不断强化出版选题的策划、论证、申报和出版印制各环节,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具的出版精品,打造一批畅销书、长销书品牌。牢牢把握未来出版业发展新趋势,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加强优质内容供给,打牢数字出版资质、技术、平台、内容等基础,推进出版经营管理、内容生产、发行渠道、宣传营销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升出版核心竞争力。探索出版产业融合,实现传统出版优势资源与文化旅游、研学营地、文创产品多元融合新路径。以增强“四力”实践教育为载体,加强出版领域人才队伍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用足用好人才计划政策,培养引进一批高素质的编审译校、数字出版、营销发行、产业经营等人才,让出版工作始终充满旺盛的生机活力。

  出版社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必须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新疆人民出版社是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具备维、哈等6种语言文字出版资格,有着70多年出版经验,且由于跨境民族语言相通、文化相近,所出版的民文出版物已经成为周边国家读者了解中国、了解新疆的重要途径。目前,随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深入推进,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出版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动力,出版社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借助国家出版走出去工程及各类国际书展平台,用好丝路书香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项目资助,发挥好跨界民族语言出版优势,加强境内外合作,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对外传播,积极策划推出一批原创主题出版物,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传播好,把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好。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对外传播更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翻译引进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用“人类知识的总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丰富养分。

  〔作者系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党委书记、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