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印企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

作者:本报记者 祝小霖 见习记者 牟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1-07

  “双碳”、绿色低碳依然是印刷包装行业2023年瞄准的重点方向,印刷包装上市公司纷纷借政策东风掘金低碳经济。从目前已公布的38家A股印刷包装上市公司半年报、三季报及各公司公告可以看到,头部印企正积极布局绿色化发展路径,厚植企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低碳布局获收益


  38家A股印刷包装上市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发展战略,助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发现,多家印刷包装企业纷纷布局绿色低碳领域,开辟新赛道。

  作为唯一一家同时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的行业企业,盛通股份积极探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在空间,合理调整生产设备布局,如今在京、津、冀、沪共拥有8个现代化的印刷、包装及纸张改裁生产基地。今年上半年,盛通股份碳排放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下降。其秉承绿色化、智能化的理念,重视人才储备培养,7月还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2023年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和“印刷业数字化发展改革试点单位”。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代塑已是大势所趋。裕同科技和大胜达在塑料替代领域布局较早,裕同科技在2018年7月公告投建宜宾环保纸塑项目,产线主要生产以可降解甘蔗渣、竹浆为原料的纸塑包装环保餐盒和纸托,该项目2022年实现全部达产,今年上半年环保纸塑产品实现收入4.25亿元。大胜达采取“以纸代塑”策略,其子公司海南大胜达纸浆模塑环保餐具智能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已投产,项目二期主体也已封顶,进入全面冲刺收尾阶段。该项目两期计划总投资5亿元,投产后预计每年营收8亿元。

  东风股份逐步优化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等领域的产业布局。今年上半年,其全资子公司湖南博盛一期基地全面达产,二期基地正在进行设备采购及陆续交付中,预计今年新增年产能4亿平方米;盐城博盛一期基地已实现全面达产,二期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预计今年新增年产能4亿平方米。紫江企业则不断拓展更为绿色环保的产品,如自主研发轻量化无塑瓦楞盒精品盒、化妆品防爆盒、卡塑餐盒、水性涂层纸杯纸袋等,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节能减排显效果


  纵观38家A股印刷包装上市公司半年报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篇章,无一不对减少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等内容进行了披露。记者发现,各上市公司从降低能耗入手,优化节能减排设施,在环境保护与成本节约两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面对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改变,恩捷股份积极推进企业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同时大力探索推广清洁技术与节能设备。在清洁能源使用方面,将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过渡的“桥梁”,持续推动能源转型,并逐步增加绿电等其他清洁能源的采购。清洁生产方面,利用先进的分离回收设备,提高废水和废气的回收利用率。

  美盈森通过充分利用各生产基地厂房屋顶与合作方合作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方式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在保障生产用电稳定供应的同时,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目前,美盈森已在东莞、苏州等工厂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安装总面积约11.2万平方米。创源股份安徽厂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项目今年也已完成验收,正式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奥瑞金和新宏泽也在节能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奥瑞金对蓄热燃烧废气处理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同时减少天然气消耗量并节约能耗成本。新宏泽则设立专人对能源消耗进行统计管理,定期进行节能利用状况分析,减少电能消耗,并在平版印刷中充分运用冲版水过滤循环技术,减少用水量及冲版废水产生量。


  绿色项目受青睐


  今年以来,印刷包装领域上市公司积极募投绿色智能项目,开展各项绿色环保业务。

  上半年,盛通股份对绿色印刷示范基地项目增加投入32.25亿元,该项目截至8月底,工程进度已达96.36%。裕同科技为宜宾裕同智能包装及竹浆环保纸塑项目增投2551.75万元,截至8月底累计投入金额2.79亿元,投资进度达49.62%,预计2024年6月1日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森林包装计划将募集资金中的482.50万元用于绿色环保纸包装网上定制智能工厂建设项目,2.07亿元用于绿色环保数码喷墨印刷纸包装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后者将充分发挥先进装备、智能化应用和环保节能等优势,实现包装产品质量与产销量的同步增长。天元股份今年为绿色低碳包装耗材制造基地项目投入1253.94万元,2024年8月1日可达预定可使用状态。

  上海艾录发布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募资不超过5亿元,用于工业用纸包装生产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以提升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等。随着上海艾录前次募投项目“工业用环保纸包装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及本次募投项目的逐步投产和达产,其工业用纸包装袋的产能增幅较大,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现有产能的约2.5倍,有效实现产能端的补强,助力绿色包装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