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关注现实题材 传承中华文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1-06
主 题:悦读时代 链接未来
嘉 宾:江苏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卓牧闲(左二)
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管平潮(右二)
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青子(右一)
主持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张雪娇
本报记者 刘振兴 摄
现实主义、时代回响、厚重历史、民族精神……这些曾经属于传统文学的特色,正成为优秀网络文学的属性。10月27日,江苏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卓牧闲、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管平潮、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子做客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3位作家结合自己的作品和深耕领域,介绍了创作来源和创作动力,并围绕网络文学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就网络文学应该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延续与创新,网络文学创作与时代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从生活沃土里开掘创作源泉
卓牧闲作为网络文学中“警务小说”门派的开创者,创作了多部讲述普通民警扎根基层故事的作品,比如《韩警官》《朝阳警事》《滨州警事》等,成为阅文现实题材作品的代表性力作。
访谈中,卓牧闲讲起自己开始创作的缘由:“在部队工作过,又有许多民警朋友,警察工作辛苦又危险,但有的人不了解他们,不了解就不会有理解,不理解就容易产生误解。”于是,卓牧闲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觉得有必要把基层民警的工作日常和甜酸苦辣写出来,通过网络小说的方式告诉读者,现实中的警察是什么样子。
在与民警朋友的交往中,卓牧闲不断被他们的事迹所打动。“他们默默无闻,一辈子或许都没机会参与侦破一起大案。但他们破的那些小案、做的那些小事,才是基层民警真正的写照。可以说我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多故事,完全源于生活中的感动。”
管平潮介绍,作为一名古典仙侠题材创作者,他的写作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向经典文学学习,比如向《红楼梦》学习怎么用合适的诗词表达场景、向《三国演义》学习怎么描写争霸类的情景等。
二是来源于个人生活和专业背景。2019年,管平潮创作了一部现实主义都市题材作品《天下网安:缚苍龙》,这个题材一方面紧跟着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也响应了政府对网络文学作家的号召,就是要更侧重现实,同时也歌颂时代英雄。“我觉得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网络安全相关的高科技人才是我们的时代英雄,他们值得我们去讴歌。”
“我是一次在学校的图书馆看了作家池莉的小说《细腰》,喜爱得要命。”青子说,从那本书开始,他在学校两年间,看了校图书馆里很多藏书,后来接触到网络文学,利用课余时间写作纯美散文和诗歌投稿到各文学网站,渐渐地,一些文章被部分杂志采用,更加激励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毕业后,青子到淮南一家煤矿工作,工作之余仍然坚持写小说。“我的创作来源是阅读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从中得到写作灵感。”
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在2022年播放量前10的国产剧中,网络文学改编剧占7部,豆瓣口碑前10的国产剧中,网络文学改编剧占5部。
当前,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书写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管平潮看来,网络文学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以一种简单的、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承发扬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管平潮说:“我认为我写的仙侠,或者确切地说‘古典仙侠’,是较为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材之一。仙侠承继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幻想文学的文脉,是神话小说、志怪小说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相比其他题材,仙侠题材能更好地承载各种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中医、民乐、诗词、礼仪等方面。在漫长的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仙侠这一支网络文学,其实是一个与东方主流文化血脉相连的有机组成。”
他进一步介绍,仙侠小说通过精彩故事吸引人,然后里面又融入大量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了解和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较好的一种方式,寓教于乐。“就比如文言文,哪怕再经典,作为考试你就会觉得烦。但是你把它变成《聊斋志异》,变成《西游记》,变成《三国演义》,读者就会觉得很好看,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
同样,在卓牧闲和青子看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网络作家们既要坚定文化自信,也要认清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要激浊扬清,要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即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
文学创作要紧跟时代脚步
网络文学创作与时代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网络文学是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卓牧闲说,好的网络文学作品一定是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创作者必须从现实中汲取养分,在小说里尽量还原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让读者觉得就跟真的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这种现实感、真实感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卓牧闲表示,时代给了创作者诸多好的创作来源,作为新时代网络文学受益者,创作者应该用心用情书写优秀作品,来反馈这个伟大时代。
“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和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不仅为网络作家提供了持久的内生动力,也为网络文学现实题材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管平潮说,文学之所以能映照人心,在于它构建了一个能引起时代共鸣的“情感共同体”。他举例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作品《仙剑奇侠传》中,书写武侠世界人性之美,将个人奋斗融进家国情怀,以匡扶正义作为精神诉求,与读者形成共鸣,得到了读者的喜爱。
青子也表示,虽然网络文学包含了玄幻、爱情等题材,和时代的关联看似不紧密,但作为一个作家,一定是通过复杂的、曲折的精神方式与这个时代连接,需要对这个时代进行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认识时代的本质,与时代同步伐,关系到作家们如何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用中国故事“圈粉”全球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6万余部,海外用户超1.5亿人,遍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网络文学“出海”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带来新鲜活力。从最初的海外出版授权,到海外平台搭建与网文内容“出海”,到开启海外原创及IP改编“出海”,再到联动海内外各方共建全球产业链、共同进行内容培育和IP 开发,网文“出海”不断进化升级,中国故事国际传播取得骄人成绩。
“我是个成功‘出海’的网文作者,网络文学适合国际传播这一点,我特别有自信。”管平潮说,2022年年底,他的作品《燃魂传》被一家泰国出版社出版,在海外受到了许多读者欢迎。
在就网络文学未来发展的话题进行探讨时,管平潮认为,未来的网络文学发展将呈现出精品化、主流化、国际化、专业化。精品化、细分市场和题材已经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新趋势,网络文学向海外的输出也将迈出更快的步伐,用中国故事“圈粉”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