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万字《郑欣淼文集》出版

作者:本报记者 孙海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1-03

  汇集半个世纪、诸多领域的不断开拓和卓越建树,近日面世的《郑欣淼文集》为社会主义文化研究、政策科学研究、故宫学研究、鲁迅思想研究、诗词研究等留下了历史信息和参考记录。


  21册22种

  系统展现作者学术成就


  郑欣淼曾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组组长、青海省副省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等,是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50年来,他致力于文物、博物馆、鲁迅思想、政策科学、文化理论等学术研究,以及诗词研究和文学创作,2003年首倡“故宫学”,将故宫研究纳入更加完整的学术体系,从深度和广度上推进了故宫研究的全面发展。

  《郑欣淼文集》收录了郑欣淼自1965年至2022年所撰写的中文论著,包括专著、学术论文、演讲稿以及其他重要的文章、访谈录、序跋、诗词等。文集共21册22种,近千万字,系统、完整地展现了郑欣淼的学术历程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学术成就。

  其中,收录故宫学研究著作10册,从不同方面对故宫进行深入研究,为故宫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构建了学术框架;收录鲁迅思想研究著作3册,从多个切入点对鲁迅笔下的文字以及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的作为展开探索与总结;收录政策科学研究著作2册,汇集了作者的调查报告、政策建议及对政策理论、调研理论研究的文章;收录社会主义文化研究著作4册,探讨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新体系的构建,对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发展的调查研究,汇集了作者在多个方面的艺术评论;收录诗词研究专著2册3种,包括一部诗集及两部诗词理论研究著作,集中表现了作者丰富的诗学观念。


  历时5年出版

  将启益后学嘉惠学林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2003年,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郑欣淼提出了故宫学,表现出他卓越的学术远见与学术担当。故宫学的发展,与儒学、敦煌学等具有独特世界意义的学问一同前行,推动了对中华文明物质载体多元价值的挖掘、阐释、传播,不断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表示,《郑欣淼文集》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以独特的视角深耕故宫文化,从一手资料中深入挖掘故宫文化的价值;视野宽广,从紫禁城的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最终形成故宫学,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事业都具有指导意义。

  “郑欣淼先生的研究视域开阔、范围宽广、门类多样,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尔不凡的成就。”北京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总编辑赵彤表示,北京出版集团旗下北京出版社自2017年开始《郑欣淼文集》的编辑工作,历时5年,为学界提供了作者最新最全的学术成果。文集的出版,将启益后学、嘉惠学林,对保存、继承和发扬郑欣淼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学家阎崇年表示,郑欣淼是一位师者、友者、学者。他在学术文化方面作出了五大突出贡献,分别是故宫学的创立、主持故宫建筑的百年大修、故宫文物的清查、诗词的创作等。

  文化学者毛佩琦表示,郑欣淼的思想之树常青,具体表现在用情、用心、用力3个方面。他对每个工作都用情专注;他用心思考,不做表面文章;他用力耕耘,下了大功夫写出皇皇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