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天津日报》2023天津马拉松特刊
纸媒精美 融媒精彩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0-31
《天津日报》“2023天津马拉松特刊”中5—8竖通版。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天马”有我,津津乐道。10月15日,2023天津马拉松成功完赛,3万名跑者挑战自我、佳绩频出。《天津日报》对此不仅派出强大记者团队全程报道,还在16日推出了“2023天津马拉松特刊”记录这场盛大的赛事,这也是《天津日报》创刊以来,首次以竖通版的形式进行特别报道。
“2023天津马拉松特刊”发挥版面语言意蕴丰富的优势,呈现角度多元,内容丰富,情感饱满,为业界提供了结合重大节庆或活动如何以特刊形式展现主题、展示亮点的成功实例。
竖版连载:冲击力十足
打开这份特刊,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其打破常规的竖版设计,更是跃然纸上的动感与活力。有网友留言评论:“没想到报纸还可以这样看。”是的,纸媒会在一些特别的时刻带来特别的惊喜。“2023天津马拉松特刊”打开了思路,让人发现手捧特刊的观感,跟在手机、iPad或者电脑上看是不一样的,而这并不是简单地将小屏放大,是有一种让人过目难忘的惊喜,更萌生了要将特刊收藏起来留念的想法。这份特刊在整体呈现上,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更有精神上的振奋。
设计者将马拉松赛道与蜿蜒曲折的海河完美结合,通过AI辅助设计绘就的这张赛事路线图,将天津这座城市看作一个奔跑的巨人,而海河则是巨人的脊梁,这样的创意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此外,设计者将这张图片突出置于整版的左下角,既呼应了右上角的版头和起跑现场的照片,又烘托出整个版面的重点。同时,用一组数字组成终点的冲刺带,既以“数读”的方式诠释了2023全新“天马”,也生动刻画出奔跑的巨人冲击目标的瞬间。
仔细看不难发现,在奔跑者的细节上充满齿轮驱动的机械感,充分贴合版面的整体风格。设计者借助了马拉松奖牌的设计理念,让版面体现出天津历史的厚重感和工业城市的精密度,寓意着这是一座在不停向前奔跑的城市。
而在另一个版上,胸前有马拉松号码布的哪吒是C位担当,也让人自然而然地与天津联系起来,而整版的设计让这个形象可以更自由地发挥,不再受限于栏目或者上下版区的排布。
特刊策划者的思路清晰,既给了两个版不同的主题,也让两个版在整体呈现上做到了统一。稍微留意就会发现,两个版面的上角都有此次马拉松赛的奖牌,既展示奖牌的正反两面,也将两个版巧妙地连接为一个整体。显而易见,策划者并不仅仅满足展示这场马拉松的盛况,更是用心地将体育的拼搏精神通过细节策划展现在版面上,体现赛场的方方面面,让读者从报纸上亲近一座城,读懂一座城,看到这座城市的美,感受这个城市的活力与敞开怀抱的诚意。
全民赛事:氛围感拉满
“2023天津马拉松特刊”的两个竖版分别以“奔跑天津”和“我爱天津”为主题,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当天津遇上马拉松,一场全民赛事,一次全城狂奔的精彩与感动。
围绕“奔跑天津”,多路记者身处赛事前线,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报道中有现场感,有人情味,有天津这座城市独有的人文精神。整个特刊看似由若干消息组成,但通篇读下来,每一篇报道都聚焦这场赛事,从“成绩榜”“选手篇”“历史篇”和“线路图”等多个角度彰显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流露心与心的交流,让读者不仅从一组组数字中看到了在赛事上的骄人成绩,也读到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从7岁到77岁的选手,从官方领跑员到“新天津”代表,这些冒着热气的报道背后是普通人的健身故事。而挖掘故事,捕捉细节则体现了记者们的综合实力,也足见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的协同配合。
天津是中国近代体育发祥地和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策源地,开创了中国近代体育的若干第一,也曾发出振聋发聩的“奥运三问”。在“我爱天津”这个版面上,读者不仅能了解这场马拉松赛道设计的匠心独运,还能领略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该版特别设计了以天津籍奥运冠军为代表的推荐环节,重点介绍了南开中学、鼓楼、天津之眼、天津站等地标建筑,展现出“运动之都”的独特魅力。
一场马拉松,让大家记住的不仅仅是赛道上的选手,还有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以及无数早早等候在路边、不遗余力地呐喊“加油”的观众,特刊不忘将镜头对准他们,版面留给他们,正是因为这群人,才让读者产生了更多的共鸣。
AR“彩蛋”:文化地图随身带
一场马拉松,“燃”动整座城。为了让来自五湖四海的跑友们、游客们,以及广大读者感受与众不同的“津”彩,《天津日报》和津云新媒体联合推出AR产品“相约在天马”,这也是在“2023天津马拉松特刊”上藏着的一颗特别“彩蛋”。
“2023天津马拉松特刊”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设计,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增强现实技术,用户只需用手机扫描版面上的二维码,便有一名3D虚拟跑者跃然眼前,带领读者沿着天津马拉松赛道一路前行,感受“万国建筑群”五大道的浪漫,追寻“东方华尔街”解放北路沿线的记忆,在鼓楼脚下听鸽哨声掠过天际,在百年学府中品学术激荡……动动手指,便“沉浸式”地经过了一个又一个城市地标,沿着海河风景线体会天津水与桥交融的文化,不仅可以欣赏美景,还可以聆听语音推介,进一步了解天津城市风貌与历史底蕴,为特刊增添互动性和趣味性。而AR赋能让特刊变身为随身携带的打卡地图,不仅多了一份实用功能,也突出了天津文旅体融合的独特魅力。
如今,新技术与传统纸媒融合的成功案例屡见不鲜,如何相得益彰,彼此成就,是业界普遍关注且不断探索的方向。“2023天津马拉松特刊”充分发挥了纸媒和新媒体各自优势,既避免了内容的同质化,也保证了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让读者在理解马拉松魅力的同时,解锁一座文旅体融合的“宝藏”之城。
10月18日,该特刊被天津市体育博物馆收藏。天津市体育局负责人表示,天津马拉松受到全国跑友喜爱,收藏这份精心设计编排的“2023天津马拉松特刊”,将成为2023天津马拉松的最好见证。
凭借独特的创意策划、独有的版面风格,“2023天津马拉松特刊”获得读者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