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阅读是一个民族持久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0-27
10月20日,2023青少年读书行动大会在第82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现场举办,活动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中国出版协会、全联书业商会联合主办。大会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 建设美丽书香校园”为主题,来自中宣部及多个领域的领导、专家为青少年阅读推广建言献策。
开辟全民阅读领域新天地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在致辞中表示,阅读是一个民族的持久功。本次大会围绕着青少年阅读行动展开,对于广大青少年提高阅读兴趣、丰富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非常重要,值得我们精耕细作。对此,他提出三方面的观点:要用精品力作为青少年培根铸魂;要用新技术提升青少年阅读水平;要用高品质出版推动青少年阅读走向深入。
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董伊薇在大会致辞中表示,青少年阅读是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基础工程,做好青少年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够有更多和青少年读书行动大会一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在全国涌现,让书香溢满中国,让我们用阅读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让阅读融入你我的生活。
对于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马晓峰感慨地说:“其规格之高,在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上都是罕见的,开创了协会在全民阅读领域的新天地,为协会的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学生读书行动重在提高阅读力
“阅读力决定学习力。”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谈道,学生读书行动重在提高阅读力。他把阅读力分成三个层次: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一个学生的读书兴趣,决定了他一生的学习能力。”“一个人有了阅读习惯,会形成终身阅读的能力,成为终身学习型人才。”而阅读能力又分三个层次:一是读懂一篇文章、一本书的能力;二是判断一本书和一篇文章的内容的价值能力;三是举一反三,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联想创新的能力。
对于聂震宁谈到的“阅读力”,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非常赞赏:“我很多的物理学知识都是课外学来的,这就是所谓的‘阅读力’。兴趣使然,越学越开心。简单地说,就是弄不懂就要学,喜欢学就能学进去,这大概是聂先生所谈的‘阅读力’。”
“我沾了读书的光。”国医大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大宁分享了自己小时候读的三类书。第一类是医学、国学经典。张大宁出生于书香门第,父辈都是医生,家里藏书很多,《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弟子规》《论语》等,这一类书为他打下了深厚的中医学和国学功底。第二类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书,小时候的张大宁很喜欢读《海底两万里》。“看这种书使孩子们既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又对未来充满幻想,这对我一生的影响很大。”第三类书是阿瑟·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阅读这类书让头脑更加严谨”。“这三类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都融合在我的脑海里,使得我今天能有一定的成绩。”张大宁说。
推动校园阅读活动蓬勃开展
江苏历来崇文重教,文脉深远,阅读始终是延续不断的优良传统。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顾月华回顾了近年来江苏省中小学和高校开展的阅读活动,及今年大力推进的青少年读书行动实践。其中有几点体会:导向鲜明,组织有力,是校园阅读活动蓬勃开展的关键;高质量校园阅读需要不断强化阅读的供给;校园阅读的质效度要体现在学生的获得感上。
青少年阅读是人生阅读最重要的时期,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徐海谈道,影响青少年阅读的三个因素:一是家长,二是老师,三是成才观念。为更好地促进青少年阅读,需要阅读的家长、阅读的老师、阅读的社会。为此,他倡导系统阅读和整本书阅读,哪怕读得不多,但读完整本书是非常重要的。
天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曲凯介绍了该校的阅读推广实践及其成效。2015年以来,该校连续9年开展书香天津·校园大学生“阅读之星”活动,形成了一批极具校园特色的文化精品项目。近年来,该校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探索创新活动形式。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丰富优质的藏书资源、数字资源、平台载体等多方面优势,持续开展阅读推广进社区活动,努力推进书香校园融入全民阅读大舞台,助力天津城市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