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推动多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0-27
主题: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 抓好贵州省四大文化工程的实施
嘉宾:贵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谢念(右)
主持:《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刘蓓蓓
近年来,贵州省相继统筹推出一系列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举措,“多彩贵州”文化名片日益擦亮。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贵州省如何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好、发展好多彩贵州特色文化?围绕着这一主题,10月20日,在第四届孔学堂图书博览会开幕当日,贵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谢念做客全民阅读“红沙发”首场访谈,分享观点与思考。
谢念表示,当前贵州正立足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实施“四大文化工程”,这是贵州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旨在深入挖掘贵州历史文化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提升整体呈现水平,凸显当代价值,增强贵州文化软实力,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贵州贡献。
实施“四大文化工程”基于文化特色考量
今年7月召开的贵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将“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并把推广‘四大文化工程’”纳入了全会决定。为什么把这四方面作为贵州“四大文化工程”?
谢念表示,贵州历史悠久、文化多彩,拥有众多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以不同方式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贵州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地。贵州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遵义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作为长征精神重要形成地和遵义会议精神发源地,贵州更有责任、更有条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新的飞跃。
贵州是王阳明悟道地阳明心学诞生地。明正德年间,明代大儒王阳明在贵州修文“龙场悟道”,阳明心学由此昌明、影响世界,成为诞生在贵州大地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贵州在研习阳明文化方面“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方面更要知行合一走前列。
贵州是多民族和睦共处的聚居地。贵州少数民族多样性居于全国前列,是民族文化的大观园,各民族代代相续、薪火相传,用智慧和艰辛创造了风情万种的文化千岛,呈现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彰显着中华文明连续性、包容性等突出特性。在很多古老文化都成为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的情况下,贵州大地还活态传承着不少在中原地区已经消逝了的文化。
贵州曾是卫所屯广布的军事战略要地。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拥有屯堡文化、夜郎文化、土司文化、沙滩文化等独具特色和价值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屯堡文化,是随着明代“贵州建省”与生俱来的文化血脉,不是一般化的地域文化,承载着宏大的国家战略,具有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重大价值。
9方面128项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与任务
对于“四大文化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建设目标,谢念进行了详细介绍。
“四大文化工程”从9个大的方面,系统科学制定了128项重点工作举措,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等。具体来说:
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重点把丰富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红色传统传承好弘扬好,更好发挥红色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抢抓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机遇,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修缮和展陈提升,全面提升全省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培育红色产业,推动红色经典串点成线,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让红色故土成为焕发勃勃生机的红色沃土。
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重点把阳明文化作为贵州人文精神的宝贵财富,深入开展挖掘整理、研究转化和传播推广,擦亮贵州作为阳明心学诞生地的文化名片,打造阳明文化高地。
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工程:重点要充分挖掘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故事,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强化对苗绣蜡染、侗族大歌、布依族八音坐唱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把本土非遗和全国非遗结合起来,把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结合起来,开发设计高质量文创产品,精心打造贵州民族文化品牌。
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工程:重点要持续做好重大考古发掘工作,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把贵州历史文化研究引向深入,更好展示贵州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做好多彩贵州特色文化研究阐释推广,充分彰显特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底蕴。深入做好屯堡文化研究,讲好屯堡文化的时代价值,让屯堡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目前,贵州省委宣传部牵头起草了《关于统筹实施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的工作方案》,根据《工作方案》分别制定了“四大文化工程”实施方案,已于9月26日正式印发实施,10月19日举行了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新闻发布会,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下一步,将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紧紧锚定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统筹调度,整合资源力量,具体化、项目化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明确机构机制等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为了更好地推进“四大文化工程”的实施,贵州省在工作机构、调度机制等方面也进行了明确。
谢念表示,在工作机构上,成立了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为组长的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工程实施;高规格成立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工程学术委员会,聘请权威专家对工程提供学术指导,并领衔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分别成立“四大文化工程”工作专班,明确专人负责,重点协调调度。
在调度机制上,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每季度调度一次工作推进情况;各项工作任务牵头单位制订专项工作实施计划,各责任单位分别制订具体工作计划。
此外,在经费保障上,厉行节约,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统筹现有资金积极推进各项工程,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投入。在成果集纳上,建立工程成果集纳机制和平台,及时适时开展工作成果综合性集成工作。
刚刚闭幕的第四届孔学堂图书博览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在谢念看来,图书博览会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阵地,是推动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的重要平台,既是文化事业,又是文化产业。
孔学堂图书博览会缘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出版发行,2015年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3届。经过8年的培育,直接推动了“多彩贵州·书香高原”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构建,推进了贵州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还成为贵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平台,是贵州建设多民族文化强省的一张新名片。
在筹办第一届孔学堂图书博览会时,贵州省同时谋划成立了孔学堂书局。现在,该书局已成为贵州省出版业的有生力量,书局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究精品力作《阳明文库》《孔学堂文库》等,已推出了海内外学者的学术新作。孔学堂图书博览会也由单纯的国学图书展示展销,发展成出版行业全产业链各环节交流交易的重要平台。
对于孔学堂图书博览会的发展规划,谢念表示,将持续打造品牌,继续深耕细作,推动以优质出版引领全民阅读,特别是以原创精品图书讲述文化传承发展的贵州探索实践,以高水平书展成果和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