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英雄城市 书香正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0-11
2023年全民读书月启动仪式在武汉中心书城广场举行。
“金色年华”主题读书活动之红色研学营走进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省市共同开展的“书香农户·耕读人家”农民读书用书赶集活动、全省“万村数字农家书屋”项目建成上线仪式在武汉市新洲区举办。
桂花馥郁,书香正浓。10月6日下午,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菱角湖畔武汉中心书城内,不少市民或安静阅读或选书购书,享受怡然自得的阅读时光。杨洋也是其中之一,在武汉出版集团“金秋惠民季”活动的吸引下,她来书城为女儿选购了《DK动物百科系列:濒危动物》等10多本图书,“原价752元,先使用‘武汉文惠通’的满500减150消费券,再叠加使用书城的‘惠民购书券’,最后只花了352元,相当于打五三折,比较划算”。
对于从事文字工作的杨洋来说,“武汉文惠通”并不陌生。在过去的几年里,她曾多次通过该平台领取文旅消费补贴,在武汉市新华书店、德芭与彩虹等多家实体书店享受到了购书优惠。
作为武汉市政府文化和旅游消费补贴发放平台,据统计,“武汉文惠通”自2017年推出至今,以通过给读者消费优惠的形式,累计为平台上入驻的实体书店商户发放补贴款1739万元。
面向1000多万市民发放惠民消费券,以“真金白银”推动全民阅读,这是武汉增进市民文化福利方面的众多举措之一。
自2012年提出建设“读书之城”以来,武汉市委、市政府既在宏观上将建设“读书之城”列入武汉中长期规划,制订实施全民阅读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方案,推动书香武汉建设;又在具体工作中,以“党委、政府搭舞台,人民群众唱主角”为理念,持续优化阅读环境,降低阅读成本,激发读书热情,让阅读真正融入市民生活。
武汉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2年以来,武汉市坚持每年4月举办全民读书月,即便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也没有中断。“封城”期间的免费数字阅读资源包、病床上的“方舱读书哥”、方舱医院图书角,解封后第一时间“云”启动2020全民读书月,这些都给予武汉人民战胜疫情的巨大精神力量。
以书为伴,书香正浸润着武汉这座英雄城市。2023年,“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成功入选中宣部2022—2023年度全民阅读优秀项目。
打造12分钟文化圈 阅读融入日常生活
9月12日下午,一场秋雨给武汉送来丝丝凉意。汉口江滩,临江傍水的蒹葭书店内,全透明的玻璃墙将琳琅书籍与滚滚长江相连接,几位读者或静坐翻阅图书,或倚窗听雨放眼长江,安逸而温暖。
书店面积约100平方米,陈列图书大多与武汉及长江相关。“作为‘最受市民喜爱的阅读空间’,这里既是书店,也是江岸区城市书房。”蒹葭书店负责人邹孟华介绍说,该店由武汉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与武汉水务局于2021年5月建成,集文化生活服务与阅读交流于一体。书店定位于公益属性,纳入城市书房管理后,图书借阅系统与江岸区图书馆资源共享,实现了通借通还。
从事设计工作的付毅和朋友进来看书。他说,自己居住在附近的江汉路上,近几年家门口出现了不少“小而美”的书店,包括蒹葭书店在内,“人一走进,立即就能从繁忙的生活中放松下来”。
居住在武昌区街道口武汉理工大学旁的陈元有同感。“这附近有开在商场里的西西弗书店、钟书阁书店,有开在社区里的邗江古籍书店,有开在大学旁的百读书社,加上这家新华书店,算是很齐全了。”9月12日傍晚,陈元在武汉新华街道口店二楼学习,为接下来的公务员考试做准备。为了给枯燥的备考增加点新鲜感,他时常去不同的书店复习。在他看来,与家庭书房相比,以书店、图书馆为代表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各具特色、环境舒适,更有学习氛围”。
让阅读融入市民生活,这是武汉文化强市建设的题中之义。《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为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奠定文化基础。近年来,武汉打造了一大批便利的阅读空间。
总建筑面积72292平方米的武汉中心书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阅读服务,持续开展“武汉书展”“武汉城市文化周”“武汉诗人活动周”等多项文化惠民活动,书城内的共享自习室常常火爆到“一座难求”,已成为武汉新的文化地标。
城市书房“遍地开花”,有建在百年历史建筑中的江城书房,每月到馆读者近万人;有建在写字楼里的铂仕汇书房,自动化管理特色突出;有建在百年老街昙华林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云曰书馆,主打电影文化主题。
文化设施一度匮乏的武汉东湖高新区,也在加快建设光谷书房。有的建在政务服务大厅内,有的建在科技园区内,还有的建在社区和公园里,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档升级的同时,乡村的基础阅读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9月13日下午,黄陂区木兰乡双泉村大余湾耕读青年农庄内,余小琼又带领一批游客参观爱心公益书屋。大余湾留存有40多栋明清时期的荆楚派古民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9年,余小琼回乡助力乡村振兴,建立起藏书2万多册的公益书屋。此后,她又和同伴筹建了600平方米、藏书4万多册的心湖书屋,免费提供给村民阅读,并多次组织读书沙龙活动,传承大余湾的传统文化。
这样动人的故事,在江城农家还有许多。自2007年开始试点,截至2021年,武汉共建有农家书屋2149个。这些“文化小桔灯”线上线下发力,集阅读、科普、农技推广和其他文化活动为一体,对倡导全民阅读和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家梁晓声曾说:“书架,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也是如此。为了让阅读融入市民生活,武汉坚持省、市、区、街(乡)、社区(村)五级联动,政企学研社多元参与,共建阅读空间:新建武汉中心书城,改造提升28个市级新华书店门店,新建23个大学校园书店,建设45家城市书房,建成1200个社区书屋、2149个农家书屋,联同社会主体投资近100亿元,形成了省市区公共图书馆、校园图书馆、社区书屋、城市书房、实体书店、主题书吧、农家书屋等相互联通的线下阅读空间网络,打造12分钟文化圈。
坚持主流价值引领 读者“悦”见好书
33岁的潘忆是一名网络工程师,工作之余,爱看文学类书籍。“书香武汉”微信公众号是他常用的平台之一。“点击读书——武汉云阅读,进入‘名家专区’后,有梁晓声、毕飞宇、刘慈欣等一批作家的小说。没事时翻翻,这样免费的阅读资源挺好的。”潘忆一边展示刚刚读完的小说《推拿》,一边点赞道。
像潘忆一样,关注使用“书香武汉”微信公众号的读者有许多。广大武汉市民在这间共属于整个城市的“云上书房”读书、听书、品书,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得以满足。
“书香武汉”微信公众号是武汉打造的众多数字阅读平台之一。2022年4月,该市推出“书香武汉”全民阅读综合服务平台,在2021年建成的“书香武汉”数字农家书屋APP基础上,新推出“书香武汉”微信公众号、“书香武汉”视频号,读者目前超百万人。
该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武汉市域相关单位的数字阅读资源,聚集了省、市图书馆以及各出版单位面向读者开放的近百万册电子图书,还有广播电视、科教文旅等单位提供的总量达到10万集的音频、视频资源,并推出了“大武汉戏码头”“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批独具武汉特色的数字阅读资源。通过互联共享,武汉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海量的电子图书、电子报纸杂志、听书音频、品读视频等数字阅读资源。
以“书香武汉”全民阅读综合服务平台为代表,近年来,武汉不断在“读什么”的问题上下功夫,引导市民读好书。
从2021年开始,聘请邬书林、聂震宁、高洪波、董宏猷、徐鲁、李修文、张明舟等一批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文学界的专家学者担任“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特别顾问,指导武汉全民阅读工作,强化主流价值引领,向市民推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图书,对阅读推广人进行培训。
由武汉市委宣传部主管、武汉出版集团等联合发起的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连续6年发布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推荐书目,在广泛筛选全国优秀图书的基础上,邀请各界专家优中选优,每年向市民推荐50种兼具思想性和可读性、突显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精品图书。
武汉出版社作为本土城市出版机构,近年来秉持“为时代发声,为城市立传,为读者增福祉”的出版理念,为市民出版了一大批优质图书。武汉出版社总编辑邹德清介绍说,该社适应全民阅读需要,编辑出版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充实、适合广大市民和青少年阅读的图书: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出版了《中国梦与中国价值》《扎进制度的笼子》《中国减贫行动》《众志成城》等主题图书;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出版了《武汉红色记忆》《武汉,我们的英雄城市》等大众图书;围绕长江文化和武汉地域文化,出版了《国宝中的长江文化》《长江的孩子》《戏曲进校园普及读本》等少儿图书;围绕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出版了《江城科普读库》系列科普读物;配合武汉大型国际赛事、国际会议等,出版《武汉湿地故事》《美好的黄鹤楼》等多语种读物,激发广大市民的城市荣誉感和阅读热情。
书香社会共建共享 市民乐在其中
9月21日上午,每周一次的“启明读书音乐吧”分享活动在武汉市江岸区残疾人联合会举办。“我为祥子的命运感到惋惜,同时,也认为他应该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盲友刘建军分享了《骆驼祥子》“阅读”感受。她说,自己退休后因病致盲,当时很难接受,后来“阅读”(听书)《骆驼祥子》等书籍,通过感悟书中的人物命运,心结渐渐打开。此后,她又通过江岸区残联搭建的阅读分享平台,接触到更多盲人,“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勇气,让我现在可以充满阳光地生活”。
9月22日上午,在武汉市易家街道联友路上,武汉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南泥湾项目部的工地书屋里,安全员徐志江和施工员陈王宇在阅读《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等专业书籍。“有时候一些数据标准记得不是很清,再来看一下。”陈王宇说,他也会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来阅读文学类书籍,放松身心。徐志江说,在书屋内的阅读打卡时间,还可以换算成积分,年底兑换日用品。
9月23日上午,在武汉中心书城举行的《武汉晚清影像》新书首发式上,武汉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麻建雄介绍了图书的基本情况,“菲利普·斯普鲁伊特的这批照片,集中反映了1898至1908年世纪之交的10年间武汉的自然风光、名胜建筑、民风民俗等,希望这些照片为武汉‘文化强市’建设尽一份力。”现场还向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江汉大学图书馆和江汉书院赠书,方便市民免费阅读。
在武汉,像这样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每天都会举办多场,或由政府引导,或由市民自发组织,读书之风吹拂着江城的每个角落。
其中,每年4月,由武汉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活动,是为全体市民读者精心准备的一场文化嘉年华。以2023年为例,4月以来,全市举办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阅读活动近2000场次,线上线下参加人数超千万。
武汉还注重突出区域文化特色,打造“一区一品”。江汉区“金桥书评”30年来品书不辍,利用社区、楼宇、校园、公园等空间,秉承“一吧一品”的理念探索创建“金桥书吧”阅读模式;汉阳区“知音读书节”系列活动,阅书会友,以文化创意城市建设,赋能城市发展;武昌区“千年古城正风华 书香武昌向未来”主题活动,邀请读者、最美领读人打卡武昌城标志地,介绍武昌历史文化;黄陂区“木兰读书节”受众涵盖中小学生、干部职工、退休人员、妇女儿童和社会人士,打造“永不落幕”的全民读书节;新洲区“问津读书节”,以书香赋能乡村振兴,塑造“问津求真、读书养德”的耕读文化。
此外,武汉出版集团“作家进社区”阅读推广活动、“江城晚八点”都市文化夜读活动、武汉文学周、武汉淘书节等一大批深耕本土文化的阅读品牌项目,有效激发了广大市民阅读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知行合一文明典范 武汉以我为荣
在武汉地铁2号线和4号线上,人们时常看到一位女孩自带小马扎、手捧纸质书,坐在车厢一角安静阅读。女孩名叫陶炼,是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税务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只要捧起书,地铁就是我的移动图书馆。”陶炼受益于阅读,也乐于讲述阅读的益处。
阅读融入了陶炼的生活,也融入了武汉这座城市。4月8日和4月23日晚,“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主题灯光秀在两江四岸上演,“阅读新时代 书香英雄城”的年度主题在沿岸楼宇、长江二桥上滚动播放。武汉地铁打造随处可见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布置“最美阅读人”“最受市民喜爱的阅读空间”等宣传橱窗。武昌实验小学里,“微型图书馆”分布在各个教学楼,装满图书的“漂书车”在校园内流动,图书伴读、故事爸妈进课堂、阅读与戏剧等活动,让孩子们“书在手边、读在身边”。
“书香武汉,向上而生”“爱阅读,爱武汉”。通过读书,养成向上、向善的行为自觉和习惯,增强武汉市民的荣誉感和凝聚力,这是武汉市全民阅读倡导者的美好愿景,也是当下武汉市民的真切实践。
“做志愿者,帮助孩子们阅读,我自己也有了更多时间阅读思考,焦虑的时间减少了。”武昌实验小学3(7)班陈俊淇的妈妈何珊是学校的一名志愿者,常利用空余时间来校参与“漂书车”的阅读推广,上架适宜的图书、与小读者交流阅读感受,她都乐在其中。武昌实验小学图书馆馆长吴锦萍说,阅读有“魔力”,赋能自己也赋能他人,家长们的参与让书香校园氛围更浓,孩子们也在家校共育中健康成长。
公益组织蒲公英悦读小镇在书店开阅读工作坊,在南湖边做自然笔记,小读者们在阅读中感悟生命的真谛。疫情期间,孩子们还专门录制原创朗诵节目,当武昌方舱医院的广播里响起天籁般的童音,慰藉了众多患者。
“金色年华”主题读书活动,围绕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重大活动等,编写配套用书,每年有50多万青少年在读书分享、研学活动及社会实践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院士科普大讲堂”活动,多次走进学校、社区讲科学讲健康,助力提升全民健康和科学素养。
江岸区启明盲人读书茶社在读书活动中,倡导自尊自爱、奋发向上。盲人按摩师们想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感恩社会,多次组织“回馈社会,关爱志愿者爱心义诊”,前往多个社区开展肩颈保健按摩服务。
“苹果核是厨余垃圾,电池是有害垃圾,废纸张是可回收垃圾。”9月27日,在武汉中心书城户外广场,由江汉区唐家墩街道办事处主办的“迎中秋庆国庆 垃圾分类在行动”活动,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现场互动问答。市民李瑛在学习了武汉出版社出版的《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读本》系列图书后,认识到垃圾分类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平时在家也对垃圾分类处理,以后会处理得更仔细、更专业”。
此外,“江城科普读库”推出《身边的鸟》《身边的鱼》等系列图书后,把科普课堂搬到公园、郊野,许多青少年和家长将生态环境保护这个大主题与身边的动植物联系了起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市民文明礼仪手册》出版后,广大市民从“言谈举止有修养”“文明出行守秩序”“社交礼仪展风采”等角度,懂礼仪讲文明。
读书蕴藏着力量,有益于明理、增信、崇德。如今的武汉,广大市民在氤氲书香中,塑造自己,提升文明素养,也为城市发展齐出力,让“武汉以我为荣”。武汉,正因阅读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