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用户提供优质阅读体验和更多应用场景——
出版融合发展工作成果展引关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9-21
9月20日上午,参会人员在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出版融合发展工作成果展上体验入选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的作品。
步入甘肃省敦煌国际会展中心A馆,出版融合发展工作成果展首先映入眼帘。项目带动、成果纷呈、数说融合……9月20日,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首日,同步进行的出版融合发展工作成果展吸引众多参会人员驻足。
10年来,我国数字出版蓬勃发展,已成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当天下午发布的《2022—202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达13586.99亿元,较上年增加6.46%。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工程、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以及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示范项目,在成果展上形成矩阵,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见证融合出版高质量发展步履不停……
看到2021年度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中华书局《永乐大典》专题数据库”宣传片在成果展屏幕上播放,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涛感到十分高兴。他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做好古籍数字化工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古联公司今后将进一步推动古籍数字化与传统出版的融合发展,为古籍事业的繁荣作出贡献。
作为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2021年度入选项目之一,贵州出版集团“红色记忆·贵州红色文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对贵州红色经典出版物内容资源的分析解读和二次策划,形成“一主库多子库”的内容建设模式。贵州出版集团编委办副主任、贵州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忠凯第一时间参观了成果展。他围绕数字化平台建设如何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表示,数字化平台要加快现有优质、特色资源数字化进程,争取一次收集、长期使用。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为内容资源赋能,为用户提供优质阅读体验和更多应用场景,为内容的深度挖掘探索建立集采集、制作、宣推、运营于一体的融合出版生产流程奠定良好基础。
三秦出版社数字出版与网络营销部主任张军亮入选了2022年度出版融合发展优秀人才遴选培养计划,他此次以参展商的身份参加数博会。在他看来,随着数字出版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培养“一专多能”的高效复合型人才是实现出版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三秦出版社以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为驱动,依托优质内容资源,通过项目带动战略,走出了一条精品出版带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出版融合创新发展道路。自己能够入选出版融合发展优秀人才正是得益于此。”张军亮告诉记者。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入选成果彰显技术驱动提升出版融合发展效能。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主任陈俊武在参观完成果展后表示,融合出版离不开信息化基础。新技术层出不穷,原有技术更新迭代不断加速,出版单位应当具备“善假于物”的本领,通过技术融合、内容融合、渠道融合、人才融合、业态融合,为出版活动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