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纪念日、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纪念日相继到来,新闻媒体推动伟大抗战精神深入人心,凝聚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的强大力量——
一刻不敢忘却 一路走向复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9-21
进入9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纪念日、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纪念日相继到来,新闻媒体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形式的报道,对伟大抗战精神作了生动、深刻的阐释,给人们上了一节记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14年的抗日战争历史,是中国人民以不屈精神抵御外侮的伟大斗争史。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全国军民坚守民族大义,为着最终胜利的到来舍生忘死,其间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一寸山河一寸血,站在这片被先烈们用生命保护的土地上,我们一刻不敢忘却他们的事迹。
忆往昔,铭记先辈功绩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央视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革命先烈的事迹生动阐述,有杨靖宇空腹与敌周旋,有邓玉芬送子上战场,有方志敏以身殉志……即使不凡的一生被浓缩成寥寥几行,但烈士们的英雄气概仍旧豪迈壮烈。9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再开新展、东北抗联纪念馆拜谒先烈、“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获赠珍贵文物史料……央视网汇编各地举办的纪念活动内容,向观众传达了各地群众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
“当时参军,就没有想着要活着回来!”《光明日报》从抗战老兵张春贺的个人经历入手,展现了老兵们上阵杀敌血战到底的拼刺刀精神。“抗战中,战士们与日寇以血肉相搏,以性命相拼。今天你们也要始终保持敢于拼搏、敢于亮剑的战斗精神,做让党和人民放心的钢铁战士。”在《抗战老兵张春贺:无论到哪里,永远忘不了这段历史》一文中,张春贺铿锵有力的讲述,让读者透过遥远时空感受到了军人们钢铁一般的意志。
“在这座城市,每逢九一八,没有人用什么‘谐音梗’‘图吉利’搞庆典或是婚礼;每当警报响起时,沈阳城内9条路、18条街上的车辆都会一起停驶鸣笛,共同加入到这项庄严的记忆工程之中。”新华社时评以肃穆的沈阳城为切入口,写出了这座城市对于过往记忆的重视和铭记。《解放军报》则从九一八的警笛声写起,写出了警笛声中的层层深义。这是警示、是唤起、是对我们的激励,更是对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昭示。青史历历在目,我们必将此等全民族抗争的激昂过往牢记心间,如此方可告慰先人、不负人民。
聚民心,汲取奋进力量
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我们诞生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些宝贵的品质历久弥新,终成我们永不褪色的民族底色。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抗战精神的学习对于青年人的成长有着关键作用。人民网用图解的形式对伟大抗战精神如何形成、有怎样深刻内涵、新时代如何弘扬等进行了梳理,深刻剖析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表达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对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在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内涵的同时,我们还要深刻意识到,伟大抗战精神必然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根本的。“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中国网发布了国防大学教授王传宝对于伟大抗战精神的解读,强调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是激励当代中国不断前进的磅礴动力。
人民网评论对于爱国主义也有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该文从九一八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谈起,指出我们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在对于伟大抗战精神的不断学习中,我们得以树立起更加坚定的自身信念,从而做到上下一心,凝聚起推进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创造出新的历史伟业。
重传承,携手共创未来
伟大抗战精神不只存在于过往的故纸堆里,更是在人民的心中代代相传。它绝非孤立刻板的只属于某个群体的精神,而是所有人民都取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携手在京台港澳青年,举行“寻访烽火印迹 感悟抗战精神”主题活动。《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图片展”在澳门举办。新华社消息,香港举行抗战胜利78周年纪念仪式。中国新闻网消息,抗日三军志士及抗日志士后人代表齐聚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前,一年一度致敬抗日志士大型抗战纪念活动在此举行,华人华侨等多个团体代表出席。多个媒体的报道,让我们看到全国各地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自身的平常生活,一代又一代地肩负起先辈们递过来的复兴重担。
“只有牢记前车之鉴,才能避免后车之覆。只有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未来路。这是中日两国青年一代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新华社的评论将反思的深度更进一步,指出牢记过往历史是中日青年都必须肩负起的应有之义。日本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去了深重的灾难,无论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