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北京百年印刷工业印记

作者:本报记者 祝小霖 见习记者 牟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9-20

“新华1949”文化金融创新产业园(原北京新华印刷厂)

京华印书局

人民美术文化园(原人民美术印刷厂)

  东郎电影创意产业园(原北京印刷集团印刷二厂)

  本报见习记者 牟艺 摄 乔磊 制图


  日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打卡北京工业美学”北京数字工业旅游地图,发布7条工业旅游线路,带领市民和游客体验历史与现代、工业与艺术的碰撞之美。其中的路线之一是“墨迹书香,百年印刷工业之旅”,线路行程从京华印书局起,到郎园VINTAGE止,含7个墨迹书香“打卡地”。9月14日至15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亲身体验这条工业旅游线路,近距离感受印刷老厂房的华丽“变身”。


  一路百年 沉浸式感受印刷记忆


  依据“墨迹书香,百年印刷工业之旅”路线,记者从京华印书局出发,按照“新华1949”文化金融创新产业园(原北京新华印刷厂)、人民美术文化园(原人民美术印刷厂)、东郎电影创意产业园(原北京印刷集团印刷二厂)依次进行打卡。

  矗立在西城区虎坊桥路口西北角的京华印书局,因形状酷似一艘船,被称作“船楼”。目前,楼内已被清空,正在进行修缮。记者在现场的简介牌上看到,作为“墨迹书香,百年印刷工业之旅”第一站的京华印书局,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在北京设立的印刷机构。“船楼”落成于1920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大楼东侧的墙上,还能清晰看到“1920”的字样。

  记者继续在百年印刷史中穿梭:从1920年起航,进入西城区车公庄大街的“新华1949”文化金融创新产业园,大字本楼、苏式折板屋顶、锈迹斑斑的名牌、活字印刷主题雕塑映入眼帘;在东城区北新桥板桥南巷7号,建于1958年的人民美术印刷厂已“变身”人民美术文化园,园区门口的东方之冠和北楼以活字印刷表达手法拆分重组的“人民美术”的门头与内部建筑交相辉映;位于朝阳区建外郎家园10号的东郎电影创意产业园,仍随处可见原北京印刷集团印刷二厂的痕迹,如咖啡吧前老旧的消防栓、道路旁的废旧印刷机。

  一路走来,记者感受到,如今的印刷产业园区在保留厚重印刷印记的基础上进行充分挖掘,焕发新生的同时述说着独属印刷人的历史记忆。

  “新华1949”文化金融创新产业园运营总监章师慧告诉记者,园区保留了全部工业厂房的主框结构,印刷工业特色显著。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暴瑞朝表示,园区坚持“修旧如旧”的改造手法,在保留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实现再利用。


  深度挖掘 “文化+”亮出金字招牌


  在这趟印刷工业之旅中,绝不止步于拍照打卡。得益于各印刷园区前期的深度挖掘,市民和游客可以获得深度的文化体验,感受印刷文化背后所承载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

  章师慧向记者介绍,借助“新华1949”品牌的红色基因,产业园以文字起源、纸与印、红色印记、央企平台、文化创意为主题,以印刷为脉络,筹建“新华·印”展厅。置身于展厅之中,第一版《新华字典》、印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刊》时制作的36号铜字模……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展品仿佛穿越旧时光,让记者切身感受到老一辈印刷人的奋斗史。

  人民美术文化园将印刷厂的历史文化融入到日常活动中。人民美术文化园运营主管魏祥向记者举例道,比如园区此前开展的“孔庙敬贤、簋街吃饭,来人美看小人书”主题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周边的居民和学生前来体验。“连环画是我们的‘招牌’,此后还会增加连环画系列活动的场次,满足市民和游客的文化需求。”

  正在修缮的京华印书局也在文化功能的开发上下一盘大棋。京华印书局的船形大楼修缮完工后,将开展京味儿作家的文学讲座、文史专家的古籍知识讲座、木版印刷及古籍修复演示等活动,成为书香浸润的公共文化空间。


  丰富业态 多元化提升旅游体验


  此次入选工业旅游线路,更是让各印刷园区提振信心。记者了解到,各园区将通过扩展新的文旅消费场景、开发体验项目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市民和游客在寻访百年印记中的体验感。

  “我们的改造是与印刷文化相结合的改造,这是园区此次能够入选印刷工业旅游路线的重要原因之一。”暴瑞朝告诉记者,目前,负责儿童立体书设计的北京印刷集团设计中心仍在园区内。待明年印刷二厂现有生产功能全部外迁后,园区将重新升级改造,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引进更多与印刷相关的企业,全力打造印艺文化园。

  “未来,园区将结合印刷厂的历史文化背景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剧本游览,以此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深度体验。”章师慧向记者介绍,参与这一项目的市民和游客进入园区后,将领到自己的身份,通过剧情打卡、完成任务,在沉浸式体验角色的过程中感受印刷文化的魅力。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剧本创作阶段,预计明年会正式上线。

  为了充分发挥人民美术印刷厂小人书、连环画的特色,人民美术文化园与北京荣唐连环画博物馆合作推出连环画体验馆。“体验馆采用展览、填色描边、绘制连环画、盖章打卡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连环画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同时也为连环画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魏祥告诉记者,如今,体验馆已准备就绪,正等待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