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庞还很稚嫩,却已是了不起的英雄

——走进纪念《晋察冀画报》创刊80周年摄影文献展

作者:本报记者 闫松 见习记者 朱小苗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9-18

  ▲“烽烟号角——《晋察冀画报》创刊80周年摄影文献展”相关展品。

  本报见习记者 朱小苗 摄

  ▲参观者在“烽烟号角——《晋察冀画报》创刊80周年摄影文献展”上观看展品。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专题展厅,“烽烟号角——纪念《晋察冀画报》创刊80周年摄影文献展”9月3日起正式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7日。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本画报,《晋察冀画报》是抗日战争中一朵鲜亮的“文化之花”。

  9月10日,记者来到展览现场,位于主展厅西侧的专题展厅安静肃穆,来往的观众秩序井然,留连在350余幅精美、壮观的摄影作品间。在这其中,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画像的原型照片最为引人瞩目。巨幅照片上,二人的面部轮廓清晰分明,笑颜是画面聚焦的中心,格外具有感染力和冲击力,仿佛向各界人士展现出了北平和平解放后的欣欣向荣之气。

  “这样一批水准极高的照片,竟然是由《晋察冀画报》工作人员在河北省井陉县河西村的土屋里,用太阳光放大、用井水漂洗印制出来的。”浙江大学新闻学子李美泽特意选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从杭州来到北京参观展览。“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北人,《晋察冀画报》是我从小就听爷爷说起的骄傲,行走在展厅里,仿佛自己也亲眼见证了先辈们的峥嵘岁月。”作为摄影爱好者,她比旁人更理解这些照片拍摄的艰辛,“影像是最忠实的记录,这里面有许多距离极近的战场照片,既有八路军追击逃敌图片,也有近距离敌方图片,可见记者们是用命把这些照片给拍出来的,这些摄影战士赴汤蹈火的精神是何等令人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概括抗战精神的内涵:“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也是纪念《晋察冀画报》创刊80周年摄影文献展带给观众的震撼。

  北京市民刘先生在展厅中央的两张大合照前长久驻足,一张主题是人民战争英雄万千,另一张是汇聚《晋察冀画报》人数最多的合影。“没有想到他们都如此年轻,许多人的面庞还很稚嫩,却已经是了不起的英雄。每次看着这些人我就在想,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怎么可能不胜利,每个人都有随时挺身而出的血性,每个人都将民族的兴亡放在了肩头。”

  这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农民、工人、教师、学生……无数英雄从群众中挺身而出,又转头用自己的身躯庇佑了千千万万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