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新联二村农家书屋:

小书屋里有大天地

作者:本报记者 徐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9-04

  不久前,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新联二村农家书屋荣获“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最美农家书屋”的称号。作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这间农家书屋正成为新联二村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日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走进新联二村农家书屋,深切感受到“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只见书屋窗明几净,很多小读者正围着书桌坐在一起,静静地阅读着自己喜欢的书籍,整个书屋洋溢着浓厚的书香味。


  既富脑袋又富生活


  新联二村是远近闻名的别墅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家书屋开始走入村民的生活,村民们不仅“口袋”越来越富,“脑袋”也越来越富。

  这间农家书屋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藏书约4300册。记者在现场看到,书柜上各类图书琳琅满目,一排排书架整齐划一,一册册图书陈列有序,有党史经典书籍、有科学科普书籍,还有小朋友们爱看的各类故事书、绘本,书籍种类齐全,让人目不暇接。暑假期间,既有村民借阅生产生活类的书籍,也有青少年读者在此阅读绘本童书、教辅资料。

  “家门口有个农家书屋真幸福,不仅能学到知识,平时带孩子也多了一个去处,而且图书能在全市图书馆通借通还,十分方便。”前来看书的村民一说起农家书屋,就连连竖起大拇指。记者了解到,有了这个农家书屋,村民闲暇时既打发了时间,也充实了自己,特别是暑期自家孩子托管有了一个好去处。

  “既富脑袋,又富生活。”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新联二村党委第一书记刘祝斌对记者说,农家书屋日益成为新联二村村民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陶冶了村民的情操,更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提质增效延伸服务


  新联二村采用“农家书屋+”模式,高质量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提质增效和服务延伸,引导更多村民走进农家书屋。新联二村农家书屋主要包括南沙区图书馆服务点、“亲子之家”、文化长廊三部分,图书馆服务点为该村与南沙区图书馆共建,提供智能查询、开户、刷脸借书、自助借还等服务,可与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内各成员馆之间通借通还;“亲子之家”主要设立幼儿游玩和阅读区,让幼儿寓学于乐;文化长廊则将书屋过道墙面建设成为科普文化展览长廊。暑假期间,“亲子之家”区域内丰富的少儿读物,深受小读者喜爱。

  此外,书屋还设有舞蹈室、书画室、棋艺室、健身室、乒乓球室等供村民使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新联二村通过系列创新举措,将传统的实体书籍阅读拓展成更符合基层多元化阅读需求的“农家书屋+”模式,赋予农家书屋更丰富内涵。这种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让一间小小的书屋有了大大的天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融合共建,“农家书屋+”模式推进了新联二村农家书屋的“阅读+”服务,引导更多村民走进农家书屋,让阅读真正走入基层。该村还积极组织返乡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定期举办“暑期课堂”。志愿者精心设计了读书分享交流会、美术课等,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王新宇小朋友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这个暑假里,他一有时间就到村里农家书屋看书、做作业。“这里还有大学生志愿者指导我写作业呢。”王新宇高兴地说。

  “我们的‘亲子之家’就在图书馆服务点旁边,方便亲子家庭来到书屋后‘各取所需’。”刘祝斌介绍,家长可以在服务点享受阅读的快乐,孩子们则有自己的欢乐空间,实现看书带娃两不误。下一步,书屋将探索引入儿童托管、兴趣班、技能培训等,进一步延伸农家书屋服务功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数字化借阅更便民


  在新联二村的农家书屋里,管理员小张正手把手教村民如何自助借还书及手机扫码阅读电子书籍等。“以前想看报纸必先订报纸,现在数字农家书屋资源中心里的内容很丰富,有数字报纸、有数字期刊,还有电子书。只要点进去,想要看啥报刊都有,很方便。”小张对记者说。

  不久前,新联二村农家书屋新增了听书机,村民只需要根据自己的读书喜好,在听书机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然后戴上耳机便可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当中。

  “真便捷、零距离、一点即通”的数字化借阅模式,极大地满足村民学习文化知识的需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数字农家书屋资源中心里教辅类书刊对于孩子们完成暑期作业的帮助极大,除了满足学习资料的查找外,很多知识点的讲解还配有免费视频节目。

  刘祝斌说,新联二村把美丽乡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掘乡村公共文化载体,赋予了农家书屋更丰富的内涵。“接下来,我们将致力于把农家书屋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前沿阵地,助推乡村文化传播和文明共享。”